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各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年限久,尤其适用于重、特重交通等级的道路。然而,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与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其运营初期就出现很多病害,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文章以重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主线,全面分析阐述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施工准备、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技术,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重交通等级;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067-02

1.国内外发展概况

1.1国外发展概况

世界上最早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始于苏格兰,1868年首次被应用在道路施工中,并于19世纪末传入美德。早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单层式素混凝土结构,只有少数采用双层结构或添加钢筋。上世纪20年代,欧美各国的主干道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装配式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研究。1930~1940年间,美、法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并取得一些科研成果。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荷兰开始进行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并进行试铺,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水泥路面起步较晚,上世纪20年代,水泥混凝土路面开始被应用在城市道路和飞机跑道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发展。根据早期数据统计,1970年我国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超过200km,尚未在各级公路上得到广泛应用。1970年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首先在部分省份的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并逐步推向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也在不断增长。1988年以后,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应用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重交通等级公路上,发展速度惊人。

早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采用素混凝土,采用现浇方式施工,路面柔性较差。近年来,开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内添加钢筋,大大改善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状况,提高了路面使用性能。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进步,钢筋混凝土水泥路面、装配式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等新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施工准备

2.1下承层准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下承层形式包括级配碎石垫层、基层、下面层、旧路面等形式。

(1)级配碎石垫层

级配碎石垫层作为下承层一般设置在中、轻交通等级,面层施工前对其宽度、横坡、纵断高程、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满足施工要求方可进行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2)基层

基层的检测指标与级配碎石垫层基本相同,其检测要求根据不同公路等级参考规范即可。对于重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碾压混凝土基层。

(3)下面层

面层设置两层以上水泥混凝土时,应分层摊铺,上面层摊铺前对下面层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宽度、横坡、纵断高程、厚度、平整度等,并进行施工放样,施工中充分考虑下面层标高与坡度。

(4)旧路面

对原有旧路进行改造时,首先对旧路上的病害进行处理,并进行整平压实,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基层要求。

2.2技术准备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并结合施工现场判断其合理性。自上而下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2.3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方式选择施工机具,文章基于对重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选择轨模式摊铺或滑模式摊铺的方法。文章以轨模式摊铺方法为例,根据施工需要选择轨模摊铺机、振捣设备、磨光机、表面构造制作设备等。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3.1模板安装

根据施工放样的桩位和标高,确定模板的位置,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模板安装中应复测路面宽度、标高、纵坡等尺寸,并保证模板固定稳固。边模即为滑模式摊铺机行走轨道,端头模板施作时应预留传力杆孔。模板应涂抹肥皂水、废机油、脱模剂,以便于脱模。

3.2水泥混凝土拌和、运输

水泥混凝土应采用中心厂拌方式,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准确。拌和前应对搅拌设备进行标定,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应进行试拌,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到达施工现场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制作试件,以便于后期试验检测。

水泥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并采用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防止离析。

3.3水泥混凝土摊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对其下承层进行洒水湿润,以防止出现干缩。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应由专人指挥进行卸料,严格控制卸料高度、摊铺厚度。本项目为重交通等级,应在横向接缝处设置传力杆,传力杆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进行施作。

施工中应充分振捣,将混凝土内部的空气和多余水分排除,尤其重点振捣模板周围,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3.4路面抹面和刻槽

采用滚杆提浆工艺,重复进行3~4次施作,将大粒径骨料压下,使水泥浆上浮。抹面采用抹光机进行人工操作,应注意消除抹面痕迹,抹面后用3m刮尺进行刮平,提高平整度。

抹面后半小时后进行,即可进行刻槽,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压槽应平顺,深度均匀,表面不得有石子露出。

3.5养生与接缝制作

刻槽完成后即可开始养生,养身过程中应洒水覆盖养生。应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生可洒水或养生剂。

按照设计要求,对横缝和纵缝进行施工,采用切缝机进行切缝,清缝后按要求进行灌缝。

3.6开放交通

养生期到,接缝处理验收合格后,即可开放交通。

4.结论

重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量大,车辆荷载重,尤其超载现场对路面结构的损坏严重,很多道路在施工通车不久即出现开裂,早期破坏严重。在施工阶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严格控制各主要施工工序,是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防止早期破坏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基于一线施工实践,重点介绍了各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卫小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42(09):40-42。

[2]雷在文,夏小燕.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4,36(18):206.

[3]李思水,姜辉,余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03,30(06):39-40.

[4]周旭,刘贵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12):1-2。

[5]纪建华.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2,40(16):110-112。

标签:;  ;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