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佳沥青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整体性能,弯拉强度,弯拉应变
最佳沥青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朱敏清[1](2007)在《确定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最佳含量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少量的纤维作为外掺剂分散于沥青和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及矿粉形成的胶浆中,对沥青胶浆起到一定的加筋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沥青胶浆的高温、低温的路用性能,在纤维含量达到最佳时,(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期刊2007年12期)
刘树堂,商庆森,郭忠印[2](2006)在《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含量范围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马歇尔方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时因拟定的沥青含量范围宽而导致试验工作量大的情况,提出了估算最佳沥青含量范围的问题。即以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计算公式联合解得沥青含量表达式,再依据体积指标的标准要求估算出最佳沥青含量范围。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表明,估算法必然能找到最佳沥青含量所在的局部小范围;然后在此小范围内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含量,可大大减少试验工作量,缩短试验时间。(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06年02期)
李闯民,商玉田[3](2005)在《两种设计方法的最佳沥青含量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组矿质混合料,按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和Superpave设计方法分别确定最佳沥青含量.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含量有显着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类型,矿料级配类型、沥青品种及矿料种类对两种方法确定的沥青含量差别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矿料级配类型是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影响不显着.根据试验结果的统计规律,提出马歇尔法和Superpave法确定的最佳沥青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英红,仇保文[4](2003)在《简析沥青混凝土级配与最佳沥青含量的线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矿料级配曲线和沥青混凝土最佳沥青含量存在着线性关系。矿料的级配由小于0.075 mm的矿粉,到37.5 mm的碎石组成,粗细骨料和填料达到沥青混凝土的最佳密实度,从而在搭配粗细料的过程中,产生了颗粒的总表面积的变化。细集料和矿粉的表面积比粗集料的大很多。如果一条级配曲线的细集料偏多,则用来裹附在填料表面的结构沥青比粗集料偏多的级配曲线的结构沥青要多,而用以抗老化、防水等的自由沥青的用量可能变小。 在影响沥青混凝土最佳沥青含量的繁杂因素中,找一普遍的规律用来估算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沥青含量是本文研究的主题。通过较多的试验,我们认为利用线性回归等数学工具分析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的关系,不失为一个快捷实用的好办法。(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03年04期)
最佳沥青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马歇尔方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时因拟定的沥青含量范围宽而导致试验工作量大的情况,提出了估算最佳沥青含量范围的问题。即以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计算公式联合解得沥青含量表达式,再依据体积指标的标准要求估算出最佳沥青含量范围。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表明,估算法必然能找到最佳沥青含量所在的局部小范围;然后在此小范围内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含量,可大大减少试验工作量,缩短试验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佳沥青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朱敏清.确定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最佳含量的新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7
[2].刘树堂,商庆森,郭忠印.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含量范围估算[J].公路交通科技.2006
[3].李闯民,商玉田.两种设计方法的最佳沥青含量关系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
[4].英红,仇保文.简析沥青混凝土级配与最佳沥青含量的线性关系[J].市政技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