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中),558100)
摘要: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一些措施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力度非常重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元素等各方面的学科,环境保护与化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学生而言,主要通过受教育的方式了解、深入环境保护的知识,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和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教育;渗透;环境保护
引言:
学生是未来的栋梁和社会的支撑主体,环境保护将是未来社会的主要问题。通过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如何将环境保护与化学教育紧密相连、将环境保护渗透化学教育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三个方面展开。
一、贴近化学教材,学有所用
学生学习就是因为知识有用,如果教师能够在化学教学中将教材与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那就使学生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无意之中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其中,一举两得。例如,在讲高中一年级下册《氧气》这一课时,教材上有关于臭氧的介绍,那教师就需要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氧气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臭氧同样也很重要,它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能够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但是如果不保护环境,破坏了臭氧层,那后果很严重。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氧气的知识,还了解到了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及其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有强大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教师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将教材知识扩大化[1],更好的与环境保护知识紧密连接起来。在完成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寻求正确方法,智慧渗透
(一)课堂之中
教师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学生们教授知识,答疑解惑。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智慧教学,就能事倍功半。在有些时候,用对了正确的方法,还能够加深学生们的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短片来配合教学,短片的内容就要与教材内容有关还要与环境保护有关,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再讲高中一年级下册《二氧化碳》这一课时,就可以播放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纪录片中也有二氧化碳的知识。这样就做到了双赢,让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思考环境保护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无形之中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保护知识,有形之中让学生们学到了二氧化碳的知识,还能够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去思考应该如何去保护环境,这就是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二)实验之中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实验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一种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在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们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非常重要同时也很容易。例如,高中二年级上册学习《硫》时,会做硫的燃烧实验,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处理方式[3]。自己做并且告诉学生们打开通风橱,通风橱会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水中,这样就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了。这样使学生们将环境保护铭记于心。在化学实验中通常会产生一些废液,要告诉学生们将废液倒入废液桶,不能够叫有害液体倒入下水道,这样会污染土壤,对环境保护不利。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时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上这些问题。也是一种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寻求合理时机,培养意识
现在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化学试题,教师可以在化学教育时,以让学生做试题的方式,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以及保护环境的方式方法[4]。教师可以寻求合理的时机,找合适的试题。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当中,在游走的过程中讲一些化学知识,带领学生们发现一些环境问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谈论治理环境,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还可以给有关部门一些建议,这样教学与实践合二为一,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方式去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教师也可以根据社会环境热点问题,设置一些讨论,让学生们亲身投入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非常重要,化学知识对环境保护的防御与治理也很重要。所以,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要贯穿化学教育始终,让化学教育作为引领者带动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保护环境的兴趣,每时每刻不忘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主动者,主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的将环保知识渗透进化学教学中。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胡卓蕊.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0(1):126-128.
[2]陈卫国.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意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4,18(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