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结构特征论文-李海东

储层结构特征论文-李海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层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

储层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东[1](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属于叁角洲前缘水下滑塌浊积扇沉积。目的层砂岩粒度较细,分选较好,杂基含量高(7%);几种储集岩的孔隙均极不发育,面孔率低(2.73%~5.7%),孔径小(平均27.12μm),喉道细,孔隙度平均9.0%,渗透率平均0.24×10-3μm2,物性差。其致密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隙、微裂缝次之,偶见粒内溶孔发育。据研究区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图像孔隙等综合分析,将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Ⅰ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6.25%,Ⅱ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38.75%,Ⅲ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7.5%,Ⅳ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27.5%。(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赵御庭,李霏,陈铭谦,殷存敏,张凯[2](2019)在《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观孔喉结构是决定非常规油气藏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立非常规油气藏的评价标准。它揭示了基本的地质特征,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因素和浓缩规律。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储层的孔喉结构的控制,其对油气采取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详细描述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渗流特征,研究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孔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非常规油气和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相关文献,作者从非常规油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在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孔喉特征参数、孔喉结构对渗流特征影响等方面加以了系统阐述。(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6期)

顾雅頔,喻高明,李桂姗[3](2019)在《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自发渗吸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渗吸驱油机理以及渗吸过程的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H区块长8储层段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恒速压汞等实验手段对孔隙类型、孔隙半径、喉道半径以及孔喉比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渗吸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对自发渗吸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等为主,主要分为中大孔型和微小孔型孔隙,这两类孔隙的孔隙半径相差不大,但孔隙数量、喉道半径以及孔喉比的差异较大。致密砂岩岩心自发渗吸初始阶段渗吸速度较快,后期逐渐下降,中大孔型的岩心自发渗吸驱油效果好于微小孔型岩心;随着致密砂岩岩心表面水润湿程度的增强,自发渗吸采收率逐渐增大;而随着渗吸液界面张力的降低,自发渗吸采收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使渗吸液具有合适的界面张力,从而使自发渗吸采收率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慕月[4](2019)在《恒速压汞法研究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大庆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恒速压汞是利用非常低的进汞速度测得压力曲线,从而获得喉道数量、孔道大小等参数。本文选取大庆油田不同区块的岩芯进行恒速压汞实验,通过对比不同区块的数据,寻找各自孔隙结构的发育特点,从而实现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认识与分析,研究成果对储层后续的压裂、注水方式及措施开发等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2m D以下,其喉道细小,孔喉比大,储层能否动用是开发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储层渗透率大于5m D时,孔喉半径较大,孔喉比小,降低了注水难度。(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9年06期)

束美艳,顾晓鹤,孙林,朱金山,杨贵军[5](2019)在《倒伏胁迫下的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变化与光谱响应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倒伏胁迫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品质和机械收获能力。解析不同倒伏胁迫强度下玉米冠层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光谱响应机理,是玉米倒伏灾情大范围遥感监测的基础。分别在玉米抽雄期、灌浆中期设置茎倒、茎折、根倒3种强度的倒伏处理,基于田间多频次持续观测实验,分析生育期、倒伏类型对玉米冠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自我恢复能力的影响;采用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倒伏玉米冠层高光谱进行处理,选取叶面积密度(LAD)为玉米倒伏冠层结构特征指标,筛选叶面积密度最佳敏感波段和小波系数,基于随机森林法构建叶面积密度高光谱响应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实测样本验证模型精度,重点探讨小波分解尺度和光谱分辨率对LAD光谱响应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密度作为单位体积内叶面积总量的冠层结构表征指标,与倒伏胁迫强度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灌浆期的倒伏玉米LAD普遍高于抽雄期,抽雄期LAD整体表现为茎折>根倒>茎倒>未倒伏,灌浆期LAD整体表现为根倒>茎折>茎倒>未倒伏;经连续小波变换后,玉米倒伏冠层光谱对玉米倒伏LAD的响应能力普遍优于传统光谱变换,随着小波分解尺度的增加, LAD与敏感波段的相关性越强,其中10尺度相关系数最高,达0.74;连续小波变换所构建的模型精度普遍优于传统光谱变换,其中由原始光谱小波变换后构建的LAD响应模型精度最高,检验样本的R~2为0.811, RMSE为1.763,表明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可凸显和利用冠层光谱中的细微信息。因此,叶面积密度可有效定量表征不同倒伏胁迫程度的玉米冠层结构变化特征,连续小波变换能有效提升冠层光谱对倒伏玉米结构变化的响应能力,基于随机森林法构建的倒伏玉米叶面积密度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区域尺度的夏玉米倒伏灾情遥感监测提供先验知识。(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亓鹏,郭学良,卢广献,段英,李宝东[6](2019)在《华北太行山东麓一次稳定性积层混合云飞机观测研究:对流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研究是研究云降水形成过程和人工影响降水的重要基础,目前对积层混合云的对流区/对流泡中的微物理结构了解甚少。本文利用河北省"十叁五"气象重点工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示范项目(2017~2019年)"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分析研究了2017年5月22日一次典型稳定性积层混合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高层存在高浓度大冰粒子,冰粒子下落过程中的增长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有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冰粒子增长主要是聚并和凇附增长,而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云区以聚并增长为主。由于聚并增长形成的大冰粒子密度低,下落速度小,穿过0℃层时间更长,出现大量半融化的冰粒子,使融化现象更为明显。镶嵌在层状云中的对流泡一般处于0℃~-10℃(高度4~6 km)层之间,垂直和水平尺度约2 km,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可达5 m s-1。对流泡内平均液态水含量是周围云区的2倍左右,小云粒子平均浓度比周围云区高一个量级,大粒子(直径800μm以上)的浓度也更高。在具有较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降水形成符合"播撒—供给"机制,但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区域并不符合这一机制。(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洪洲,汪跃,姜永,李振鹏,吴浩君[7](2019)在《花岗岩潜山油藏储层的结构特征研究——以渤海沙垒田凸起周边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周边的花岗岩潜山油藏,投产后生产井的见水情况差异大。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成像测井资料,结合曹妃甸A油气田的开发动态情况,研究花岗岩潜山储层结构特征,分析生产井见水原因。花岗岩基岩潜山由于受到的风化作用程度不同,储集层类型由上部的裂缝-孔隙型向下逐渐过渡为孔隙-裂缝型、裂缝型,下部储层发育的大量中高倾角裂缝成为储水空间和沟通底水的主要通道;上部储层顶部因沉积期的流水搬运作用而形成细粒充填带。古地貌是细粒充填带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地貌地势越低的部位,裂缝充填程度越高。曹妃甸A油气田是由花岗岩基岩与上覆砂砾岩层组合形成的复合型油藏,其开发动态亦表明:中高倾角缝是沟通底水的主要通道,而细粒充填带具有阻碍底水突进的作用。曹妃甸A油气田的E3、E4井区的潜山上部砂砾岩层,处于古地貌地势较低部位,应成为下一步开发调整的主要方向。(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江,刘畅,王亚鹏,赵娟[8](2019)在《川口油田姚50-姚80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铸体薄片及高压压汞技术研究了川口油田姚50-姚80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6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和溶孔,平均孔径约30μm,平均喉道直径约0.5μm。根据压汞参数分布特征和储层含油性,将长6储层细分为3种类型,其中II类和III类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黄婷,刘正[9](2019)在《榆社-武乡区块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孔低渗煤储层制约煤层气井高产的原因,以沁水盆地中东部榆社-武乡区块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成像技术和低温液氮吸附试验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了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纳米级孔隙多发育在镜质组中,少数发育在惰质组中,以变质成因孔最为常见,亦发育原生孔和矿物质孔;孔隙形态以墨水瓶形孔和狭缝形孔为主;煤储层平均比表面积1.342 9 m2/g,平均孔容0.005 0 cm3/g,平均孔径15.744 2 nm,孔隙系统渗流能力较差。随着变质程度加深和镜质组百分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呈现出简单的递增趋势;而孔容、孔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煤体结构,碎裂煤的孔容和孔径要明显高于原生结构煤。(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镜惠[10](2019)在《中低煤阶煤层气储层孔隙结构分段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韩城、保德区块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基于火柴棍模型,推导了新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实验和压汞实验数据对新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低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火柴棍模型更能精确表征中、低煤阶煤岩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在双对数坐标中,进汞饱和度与毛管压力成双线性关系,即以半径1μm为界,中低阶煤岩孔隙结构具有分段分形特征,孔隙和裂缝具有不同的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韩城、保德区块裂缝分形维数和孔隙分形维数分别在2.80~2.98和2.17~2.33,且裂缝分形维数随孔隙分形维数增加而增加,两类分形维数均随平均孔隙半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依次降低。表明煤岩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储层评价的关键指标,分形维数越小,储层物性越好。煤岩分形维数能够表征其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韩城、保德区块割理、裂缝的分形维数远远大于孔隙分形维数。(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储层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观孔喉结构是决定非常规油气藏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立非常规油气藏的评价标准。它揭示了基本的地质特征,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因素和浓缩规律。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储层的孔喉结构的控制,其对油气采取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详细描述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渗流特征,研究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孔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非常规油气和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相关文献,作者从非常规油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在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孔喉特征参数、孔喉结构对渗流特征影响等方面加以了系统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层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东.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云南化工.2019

[2].赵御庭,李霏,陈铭谦,殷存敏,张凯.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综述[J].地下水.2019

[3].顾雅頔,喻高明,李桂姗.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自发渗吸实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慕月.恒速压汞法研究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大庆油田为例[J].石油知识.2019

[5].束美艳,顾晓鹤,孙林,朱金山,杨贵军.倒伏胁迫下的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变化与光谱响应解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6].亓鹏,郭学良,卢广献,段英,李宝东.华北太行山东麓一次稳定性积层混合云飞机观测研究:对流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结构特征[J].大气科学.2019

[7].刘洪洲,汪跃,姜永,李振鹏,吴浩君.花岗岩潜山油藏储层的结构特征研究——以渤海沙垒田凸起周边油田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李江,刘畅,王亚鹏,赵娟.川口油田姚50-姚80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石化技术.2019

[9].黄婷,刘正.榆社-武乡区块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9

[10].王镜惠.中低煤阶煤层气储层孔隙结构分段分形特征[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标签:;  ;  ;  ;  

储层结构特征论文-李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