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府论文-陈业新

凤阳府论文-陈业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凤阳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荒政成效,凤阳府,明时期

凤阳府论文文献综述

陈业新[1](2018)在《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政即古代政府灾后实施的救灾政策。评断历史时期的荒政效果,需综合国家荒政制度、具体灾情和荒政举措,以及采取荒政措施后的灾区社会现象等因素。以明代凤阳府国家赈济为对象,从荒政制度、区域灾害状况(年次)、荒政举措及其年次,以及灾后流民与匪患年次及其与灾害年次、灾赈年次之比等几个方面,对明代凤阳府的国家荒政成效进行基本的考察;荒政成效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需要考量国家和地方、自然及人文、具体措施与社会后果诸多要素,定量分析、定性研究相结合,在从不同侧面对之加以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成效做出合理的评判。(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8年07期)

李云胜[2](2017)在《话说凤阳府与庐州府的那些古今交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与凤阳,地理位置上隔着200多公里,如今也就是2小时的车程。假如时光倒退600年,今天合肥北部的许多地方还属于凤阳府,山水相连的两个着名的地方,还真有不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一、长丰的部分地区曾属凤阳府翻开明朝时期的地图,你会发现(本文来源于《合肥晚报》期刊2017-12-03)

徐静[3](2016)在《《明实录》中的凤阳府仓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凤阳府在明代具有特殊的地位,凤阳仓储在明代仓储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明初的凤阳粮仓"临濠仓",具备了一定的"京仓"功能。凤阳的军储仓,作为军粮的收储、转运中心,在明代一直发挥着区域性大型粮仓的作用。研究凤阳府的仓储,对了解明代粮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封建国家粮储的备灾备荒功能,对当前社会救灾救荒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刘晶东[4](2015)在《凤阳府城供电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有一个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年轻集体,他们就是凤阳县供电公司府城供电所的员工们。该所现有员工22人,35岁以下21人,比例达95.45%,担负着凤阳县城区及周边乡镇560平方千米的5.4万户城乡居民的用电服务,负责辖区内15条高压线路、362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府城供电所所长韩磊是一名"80后",在他的带领下,所里的年轻人们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将"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宗旨始终贯穿于供电所优质服务、安全供电等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曲美丽动人的青春之(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高洁[5](2013)在《明代凤阳府的设立原因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凤阳这个小地方,最初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多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其老家从一个小县升置凤阳府,视其为龙兴之地。她也曾成为南京的陪都,其历史地位显赫一时。但是凤阳府的设置,不仅仅限于这一个原因,当时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在明初政治军事社会形势还不稳定的时候,凤阳因其地理位置、凭借其地理形势,发挥着重要屏障作用。同时,这也是历史传统,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促成了凤阳在明初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凤阳府自身的环境特点和明初政府的设置两方面,来考察凤阳府设置的历史地理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张阳[6](2013)在《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演变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濠州、濠州府、临淮府、中立府到凤阳府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幅员也从吴元年(1367年)的2州4县增长到洪武七年(1374年)的12州24县,此时的凤阳府的辖区几乎涵盖当今整个皖北地区。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军事、经济和自然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政治和军事因素又占据着主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国兆果[7](2013)在《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析明初凤阳府设置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设置的凤阳府对明代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政区的设置与发展都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二者关系不同,不同地区二者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自然因素占支配地位,有时人文因素占主导地位。透过政区的变迁,不但可看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过程,也可以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明初凤阳府设置设置原因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胡中友[8](2010)在《朱元璋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曲凤阳花鼓歌,通俗如话,流传广远。然史籍记载,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在家乡"安抚流民"、"移民垦荒"、"以富带贫",沐浴皇恩的凤阳百姓本应感恩戴德,为什么却编排花鼓民歌来谤议他呢?难道朱元璋真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本文来源于《江淮文史》期刊2010年05期)

陈业新[9](2008)在《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由于国家财政见绌,国家在发挥其官方赈灾的同时.积极动员民间参与灾荒赈恤,并为此推出了一系列劝赈政策,在民间捐输钱粮标准、旌表与优免事宜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动用了仁义、善报等多种劝赈手段。在国家劝分政策和有关官员的鼓励、支持下,明朝民间赈恤得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就整体情况看,明代劝分政策的推行和实施主要集中在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清、万历八个阶段;从典制的角度而言,其劝分似仍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上升到法律制度。但从凤阳府的执行情况看,明代民间响应国家劝赈的赈灾行为在赈灾方面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灾害频发、地方社会经济疲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也存在着诸如缺乏连续性、捐赈人次和钱物前后数量不定等明显性缺憾。因此,对其在赈灾中所发挥的作用,应实事求是地看待,而非一概是之。(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8年08期)

陈业新[10](2008)在《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折色即税粮折征。明政府对折色对象、种类及其实施程序等都有一定要求。明时期,凤阳府灾荒迭发。明政府在凤阳府开展救荒时,就曾采取了折色这一荒政手段。就明代凤阳府情况而论,首先在折色次数上,嘉靖年间以后的年次大大多于其前时期;其次,折色种类方面,成化时期以前以征他物为主,但从景泰年间始,折色主要为征银;再次,改折税粮在漕粮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和折征银两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灾荒的轻重程度。同时,改折价格在明前期与后期、夏税与秋税、正兑与改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最后,折色虽具有减缓百姓税负、缓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等作用,但受制度和体制,以及灾荒打击下的非"常"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折色之举往往难如人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08年02期)

凤阳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肥与凤阳,地理位置上隔着200多公里,如今也就是2小时的车程。假如时光倒退600年,今天合肥北部的许多地方还属于凤阳府,山水相连的两个着名的地方,还真有不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一、长丰的部分地区曾属凤阳府翻开明朝时期的地图,你会发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凤阳府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业新.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J].学术界.2018

[2].李云胜.话说凤阳府与庐州府的那些古今交集[N].合肥晚报.2017

[3].徐静.《明实录》中的凤阳府仓储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4].刘晶东.凤阳府城供电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

[5].高洁.明代凤阳府的设立原因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6].张阳.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演变及其原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7].国兆果.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析明初凤阳府设置原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胡中友.朱元璋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J].江淮文史.2010

[9].陈业新.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J].学术月刊.2008

[10].陈业新.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J].中国农史.2008

标签:;  ;  ;  

凤阳府论文-陈业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