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李茂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唐五代,李茂贞,墓葬制度变更,经幢
李茂贞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涛[1](2018)在《晚唐五代李茂贞墓出土经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茂贞夫妇墓是研究晚唐五代时期墓葬制度变革的重要材料,墓葬中出土了20余件陶经幢片和1件石经幢,通过对经幢上文字的分析比对,可以确定墓葬中陶经幢残片分别属于2件陶经幢的个体;其中1件《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经》经幢,另外1件则为《佛说阿弥陀经》经幢。墓葬中出土梵、汉合写的石经幢上的汉文部分内容应分别来自《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悲心陀罗尼经》真言部分。(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物》期刊2018年06期)
胥孝平[2](2018)在《五代李茂贞夫人墓彩绘砖雕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五代后,墓葬装饰开始盛行彩绘砖雕,如2001年陕西省宝鸡市考古队发掘李茂贞夫人墓出土彩绘砖雕78块。这些精美绝伦的彩绘砖雕技艺,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李茂贞,南朝被封为岐王,五代后唐被封为秦王。夫人刘氏,岐州人,嫁李茂贞后被封为"国夫人"。天福八年(943年)夏,凤翔地区发生蝗旱灾害,饿死不少乡民,61岁的刘氏闻之心情异常沉重,整日祷告祛灾,茶饭不思,不久与世长辞。(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8年08期)
王颢[3](2018)在《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志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李茂贞生于唐末,死于五代的后唐,是唐末五代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本文研究考证李茂贞夫妇墓的形制特点、墓志志文以及有关文献记载,还原唐末五代时期李茂贞家族势力等情况,以期反映李茂贞家族势力在中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唐末五代时期对于社会变革的演化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胥孝平[4](2015)在《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神道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宝鸡市考古队对五代时期的李茂贞墓进行了抢救发掘,发表了《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发掘报告,2003年建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其神道很是独特,颇有研讨的必要。现根据发掘报告,就其神道浅析如下:一、挖掘出的神道原状李茂贞墓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陵塬村,是由一个神道及夫妇两座墓组成的五代大墓(图1)。(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5年21期)
张旺辉[5](2015)在《大唐“秦王”李茂贞》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618年,在历史的深海处一艘名"唐"的巨轮徐徐起航。144年后,当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之时,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下来的吐蕃来犯、宦官专权、大臣党争……在风雨飘摇中大唐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昔日强大的唐帝国满目疮痍,正无可奈何地一天天走向它的末日。一公元856年,就在大唐夕阳西下之时,在河北道深州博野县(今河北博野县)潴泷(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5年07期)
高一竑[6](2014)在《李茂贞夫妇墓、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中的“妇人启门”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妇人启门”图是中国古代墓葬装饰中一种常见的图像组合,它自汉代兴起,虽一度在墓葬中消失不见,但在宋辽金时期又重新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且在不同时代都保持着两个基本元素“门”和“启门人”未曾改变,其背后必定有相应的文化因素作为支撑。本文旨在以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为例,结合墓葬中的仿木结构建筑,将“妇人启门”图还原到墓葬设计的空间组合关系之中,解读“妇人启门”图像在不同墓葬语境中的涵义,挖掘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思想潮流。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回顾了“妇人启门”图的研究历程,同时在合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之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所在。第二部分,“妇人启门”图。这一部分主要梳理了“妇人启门”图的发展过程,同时指出要研究“妇人启门”图,就必须将图像还原到墓葬语境即墓葬中的仿木建筑结构之中。最后对李茂贞夫妇墓、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中的“妇人启门”图在仿木结构建筑墓中的空间组合关系进行列表说明,为第叁部分的分析做准备。第叁部分,以五代李茂贞夫妇墓、五代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中的“妇人启门”图为例分析五代、宋时期社会中的妇女形象的变化。通过对“妇人启门”图的基本组成要素“假门”、“妇人”的分析,找出该图像在五代、宋两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而推导出五代、宋社会中的妇女地位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王凤翔[7](2013)在《《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补释——兼论李茂贞崇佛》一文中研究指出《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又名《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记载了晚唐五代时期割据关中西部一带的李茂贞五次重修法门寺的历史,事关晚唐五代多元政局和佛教流传事迹,可补历史及佛教典籍之缺误。该碑录文保存在清人王昶所编《金石萃编》卷一一九中,清人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对《金石萃编》所记进行了补正,题为《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并碑侧》,清人董诰《全唐文》也录有碑文等。学界虽早对此碑有所述及,但均较简略,[1]暨远志在《敦煌写本<偈法门寺真身五十韵>考论》[2]中将该碑记载与敦(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13年01期)
王凤翔[8](2013)在《《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补释——兼论李茂贞崇佛》一文中研究指出《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又名《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记载了晚唐五代时期割据关中西部一带的李茂贞五次重修法门寺的历史,事关晚唐五代多元政局和佛教流传事迹,可补历史及佛教典籍之缺误。该碑录文保存在清人王昶所编《金石萃编》卷一一九中,清人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对《金石萃编》所记进行了补正,题为《重修法(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十六辑)》期刊2013-04-01)
王凤翔[9](2011)在《晚唐五代李茂贞割据地域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之际,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以凤翔镇为基础走上割据,建立偏霸政权,割据地域包括关内道大部、陇右道东部、山南道大部、剑南道一部,势力波及四道十五镇四十余州,在北方与梁、晋两大势力集团成叁足鼎立之势,是晚唐五代时期重要的地缘政治势力。(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1年07期)
蒋五保,刘晓红[10](2009)在《大唐秦王李茂贞与西凤酒》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凤名酒主产在今宝鸡市凤翔的柳林镇,是我国“凤型”酒之宗。其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浓香、清香型酒的优点于一体。酸、甜、苦、辣、香,诸味协调,均不出头,在我国名酒之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具有“清亮透明、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的特点和风格,其“回味愉(本文来源于《宝鸡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李茂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进入五代后,墓葬装饰开始盛行彩绘砖雕,如2001年陕西省宝鸡市考古队发掘李茂贞夫人墓出土彩绘砖雕78块。这些精美绝伦的彩绘砖雕技艺,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李茂贞,南朝被封为岐王,五代后唐被封为秦王。夫人刘氏,岐州人,嫁李茂贞后被封为"国夫人"。天福八年(943年)夏,凤翔地区发生蝗旱灾害,饿死不少乡民,61岁的刘氏闻之心情异常沉重,整日祷告祛灾,茶饭不思,不久与世长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茂贞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晓涛.晚唐五代李茂贞墓出土经幢研究[J].四川文物.2018
[2].胥孝平.五代李茂贞夫人墓彩绘砖雕赏析[J].收藏.2018
[3].王颢.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志考释[J].西部学刊.2018
[4].胥孝平.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神道浅析[J].收藏.2015
[5].张旺辉.大唐“秦王”李茂贞[J].文史天地.2015
[6].高一竑.李茂贞夫妇墓、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中的“妇人启门”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王凤翔.《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补释——兼论李茂贞崇佛[J].唐史论丛.2013
[8].王凤翔.《重修法门寺塔庙记》补释——兼论李茂贞崇佛[C].唐史论丛(第十六辑).2013
[9].王凤翔.晚唐五代李茂贞割据地域考述[J].兰州学刊.2011
[10].蒋五保,刘晓红.大唐秦王李茂贞与西凤酒[J].宝鸡社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