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想论文-张森林

人类理想论文-张森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类理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社会境界,新内涵,新路径

人类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森林[1](2019)在《人类理想社会境界追寻的新内涵及实现的新路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同体"思想源远流长,是自古以来人类对理想社会境界的追寻。在国外历史文化和中华历史文化中,先进的思想家们留下了不断探索的足迹和丰富的思想成果,代表着人类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克思恩格斯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揭示了人类理想社会境界的科学本质、发展趋向和实现途径,升华了共同体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人类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梦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丰富了人类理想社会境界追寻的当代新内涵,贡献了人类理想社会境界实现的当代新路径,回答了人类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现实世界和怎样建设现实世界的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民族自身生存发展的美好追求和对全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憧憬。(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黄开国[2](2018)在《康有为大同说的人类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康有为的大同说建立在两个基石上,一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是人道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由对世界苦难根源的认识,康有为对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而国家、阶级、家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苦难是他批判的重点。康有为批判的武器主要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天赋人权的平等观。如何破除现实的不平等,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大同,是康有为大同说最重要的问题。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虽然有时代局限,但是,他以平等为追求的大同理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儒学评论》期刊2018年00期)

王南湜,黄亚明[3](2018)在《激荡于人类理想与现实运动之间的社会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中,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化的人类理想,同时也是一种力求实现这一理想的现实运动。然而,这两种社会主义观念之间是有张力的,即,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差异问题,而且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两端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念。而社会主义观念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两端的转变,不仅使理论与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致,也使人们摆脱了诸多现实生活上的尴尬状态,但却带来了一个最为根本性的困惑便是对于社会主义观念理解上的分化或分裂。这一理论困惑,虽然从表层看似乎截然相反,但若从深层看,则又具有某种同一性,那就是失却了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现实关联或有效中介,使得无法看到从现实性到理想性和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过渡的可能性。而解决这一理论困惑的关键便在于为社会主义信念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田兆元[4](2017)在《中国神话与中国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已大大提升,对于神话作为文化源头的地位的认识也提高了。中国神话中的抗争精神被张扬出来,这改变了世人对于中国文化中庸平和的印象,凸显了中国文化生机勃勃的形象。毛泽东树立了中国神话文化遗产传承的典范在中共党内,对于中(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7-08-07)

陈明富[5](2015)在《自由人联合体:赫斯、马克思所探索的人类理想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赫斯与马克思这两位自由共同体思想家的一生都是在注视和研究探索人类的幸福。他们在人类幸福这样一个共同目标的昭示下,互相学习、相互影响,虽然说赫斯对自由联合体思想的探索曾经走在青年马克思的前面,但是马克思通过潜心研究与探索,从现有的经济条件入手考虑人的现实存在问题和现实的人的本质与生产的全球化来探讨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的这种方法论从某种视角来审视,完全超越和扬弃了赫斯的自由—和谐共(本文来源于《理论经纬》期刊2015年00期)

[6](2016)在《人类理想(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本文来源于《新湘评论》期刊2016年17期)

[7](2016)在《人类理想(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使本书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是,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本文来源于《新湘评论》期刊2016年15期)

陈亚丽[8](2015)在《朝向他者性:人类理想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希望之光。人类理想社会形态的建构有一条"阿里阿德涅之线"1——即呈现出从自在性不断朝向他者性的演进逻辑,以他者性为原则,从拒绝他者到承认他者的存在,再到向他者开放、面向他者进行建构,这一思路为考察人类理想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及其活动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解释力的分析范式和框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正超越,"他者性"决定着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样态。(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5年12期)

郑长忠[9](2015)在《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共产主义,不仅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而且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运动,被提出了;经过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共产主义,不仅作为趋势与方向,而且还作为规律与方法,被实践着。共产主义运动,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工具意义,还具有价值意义。在中国共(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10-12)

方玲玲[10](2014)在《人类理想的赞歌——从《额尔古纳河右岸》看迟子建的审美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唯美忧伤的笔调诗意地讲述了鄂温克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百年生存状态以及在现代文明感召下文化的坚守与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少数民族所呈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坚持精神令人震撼,体现了作者对诗意生存的礼赞,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性的尊重的审美理想。一、尊重生死之美迟子建对生命有着独特理解:生与死都是生命的状态,生是生命的现实呈现,死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4年02期)

人类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康有为的大同说建立在两个基石上,一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是人道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由对世界苦难根源的认识,康有为对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而国家、阶级、家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苦难是他批判的重点。康有为批判的武器主要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天赋人权的平等观。如何破除现实的不平等,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大同,是康有为大同说最重要的问题。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虽然有时代局限,但是,他以平等为追求的大同理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类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1].张森林.人类理想社会境界追寻的新内涵及实现的新路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

[2].黄开国.康有为大同说的人类理想[J].儒学评论.2018

[3].王南湜,黄亚明.激荡于人类理想与现实运动之间的社会主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田兆元.中国神话与中国精神[N].北京日报.2017

[5].陈明富.自由人联合体:赫斯、马克思所探索的人类理想社会[J].理论经纬.2015

[6]..人类理想(二)[J].新湘评论.2016

[7]..人类理想(一)[J].新湘评论.2016

[8].陈亚丽.朝向他者性:人类理想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解读[J].理论月刊.2015

[9].郑长忠.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N].中国青年报.2015

[10].方玲玲.人类理想的赞歌——从《额尔古纳河右岸》看迟子建的审美理想[J].长城.2014

标签:;  ;  ;  ;  

人类理想论文-张森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