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朱胜康,翟荣存,李年春,唐桑,刘晓东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朱胜康,翟荣存,李年春,唐桑,刘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良恶性肿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朱胜康,翟荣存,李年春,唐桑,刘晓东[1](2019)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SP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良性结节25例,恶性结节3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MSCT诊断,分析结节大小、内部特征(形态学、密度)及结节邻近改变与良恶性结节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中2~3 cm结节、分叶状及毛刺状结节、部分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够清晰显示SPN患者结节的大小,内部特征(包括形态学与密度)以及临近关系。其中,SPN结节较大,结节形态为分叶状、毛刺状,结节密度为部分实性结节,邻近关系存在胸膜凹陷征或血管集束征时,恶性的可能性较大。表明MSCT对于SPN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翟焕阁[2](2019)在《肺癌介入治疗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叁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动脉的解剖细节,之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评估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MSCTA与DSA所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状态基本一致,符合率高达100%,且术前所行MSCTA重建,根据其显示图像均易找到病灶的供血动脉。结论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MSCTA效果显着,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降低治疗难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肿瘤基础与临床》期刊2019年03期)

陈顾文,许启仲,王星[3](2019)在《比较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1.5T磁共振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1.5T磁共振(MR)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到该院检查的80例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当时的诊断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观察组38例,采用1.5T MR扫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分级诊断情况及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检测的准确性(97.36%)及敏感性(94.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准确性(80.95%)和敏感性(6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论是在低级别胶质瘤的检出率还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低级别胶质瘤检出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5TMR对胶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胶质瘤较为理想的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苏杨,刘静,王江玥,汪向伟,陈云龙[4](2018)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早期中央型肺癌及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中央型肺癌及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MSCT和MRI检查。分析并对比单独MSCT的诊断结果及MSCT联合MRI的诊断结果。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疑似复发的患者单独MSCT的诊断结果及MSCT联合MRI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其对复发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MSCT联合MRI对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4.90%、1.02%、4.08%,与单独MSCT诊断的82.65%、9.18%、8.16%比较,MS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升高,误诊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种诊断方法的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98例患者共复查122例次,共有49例复发。MS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96%、93.15%,均高于单独MSCT诊断的83.67%、82.19%(P<0.05)。结论:MS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准确率较高,且在诊断术后复发中可提高灵敏度、特异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17期)

王坤,李东,张彬[5](2017)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7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27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其中18例入院后即行MSCT检查,14例MSCT表现为肠壁不同程度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及肠腔狭窄,6例病变部位邻近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8例可见腹盆腔积液,3例腹膜增厚,伴有腹膜炎征象,7例肠系膜区域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所有患者分别于起病后3~8 d出现四肢对称的紫癜、瘀斑,立即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腹痛很快缓解。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MSCT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但在出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前,MSCT检查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司延栋,刘亮[6](2017)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肺栓塞(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珠海市第二中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P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并对其扫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其肺血管的显示数目、栓塞数目,计算其栓塞率,并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PE的准确率。结果:35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可见主肺动脉、肺段动脉、肺叶动脉、亚段动脉以及其他分支动脉的栓塞检出率分别为25.37%、39.89%、32.95%、5.01%和0.80%,以肺段动脉、肺叶动脉的栓塞检出率最高。将CT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则诊断准确率为94.29%(33/35)。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对肺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进行充分显示,并能通过血管内的充盈缺损程度以及其他特异性征象对栓塞的位置、程度等进行判断,图像清晰度好,显示率高,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无创,可以作为PE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18期)

刘新峰,王荣品,钱宁,曾宪春,王玉权[7](2016)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成年贵州小型猪腰椎正常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量成年贵州小型猪腰椎椎体及附件各种径线值,建立贵州小型猪腰椎正常数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10头(雄性5头,雌性5头),采用西门子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对其进行薄层轴位扫描,经Aquarius iNtuition 4.4进行图像重建,在横断位椎体正中层面测量椎体、椎管横径及纵径,椎弓根的宽度及骨性通道,在矢状位测量椎体、椎弓根高度,并对椎弓根宽度、椎弓根骨性通道与体质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腰1~腰5椎体、椎管横径逐渐变大,而椎体、椎管纵径及椎弓根宽度、高度变化不明显,腰3椎弓根宽度及高度均最大,分别为9.81 mm±0.65 mm,17.77 mm±0.46 mm。椎弓根宽度与体质量均呈显着正相关(r_(L1)=0.96,r_(L2)=0.97,r_(L3)=0.86,r_(L4)=0.73,r_(L5)=0.85;P<0.05)。椎弓根骨性通道也与小型猪体质量均呈显着正相关(r_(L1)=0.97,r_(L2)=0.90,r_(L3)=0.89,r_(L4)=0.52,r_(L5)=0.65;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可以准确测量贵州小型猪腰椎及附件影像资料,为建立小型猪腰椎病理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6年03期)

陈丽琨,林锦明,伍健芝,曹子文,刘贵喜[8](2016)在《不同剂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筛查尘肺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胸部扫描对尘肺病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名粉尘作业工人,分别采用常规剂量(管电压130 k V,管电流25.0~75.0 m As)与方案1(管电压110 k V,管电流50 m As)、方案2(管电压110 k V,管电流16.0 m As)、方案3(管电压80 k V,管电流16.0 m As)的低剂量扫描,分别对轴位1.5 mm薄层高分辨率重建、5.0 mm普通层厚高分辨率重建和5.0 mm厚层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的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案1和方案2的图像质量得分和低剂量MSCT图像评价得分均优于方案3(P<0.01)。方案1和方案2的图像对40名研究对象的p、q、s和t小阴影均能显示;除方案2对t小阴影显示的得分外,方案1和方案2的图像对4种小阴影显示的得分分别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2)。方案3的图像对4种小阴影的显示明显减少,伪影较多;该方案的图像对p、q和t小阴影显示的得分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评价MSCT辐射剂量的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加权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平均有效剂量,在4种MSCT方案中从高到低均呈常规剂量组>方案1组>方案2组>方案3组的趋势(P<0.05)。结论低剂量MSCT方案可满足对尘肺病筛查的需要;采用管电压110 KV及管电流16 m As的方案在获得较好质量图像的同时,有利于降低筛查者接受的辐射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医学》期刊2016年01期)

聂龙,苑晶[9](2016)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其中胃部原发性淋巴瘤患者35例,肠道淋巴瘤患者2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20例,其他病理类型40例。比较胃部原发性淋巴瘤、肠道淋巴瘤、MALT和其他类型淋巴瘤的病变厚度、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结果胃部原发性淋巴瘤病变厚度、平均CT值和增强CT值分别为(0.45±1.89)cm、(52.0±3.7)HU和(88.3±8.9)HU,肠道原发性淋巴瘤分别为(1.72±0.96)cm、(38.6±6.2)HU和(62.9±11.1)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LT淋巴瘤病变厚度、平均CT值和增强CT值分别为(0.68±0.34)cm、(32.0±3.4)HU和(98.3±8.2)HU,其他病理类型分别为(1.45±0.56)cm、(51.3±6.3)HU和(76.2±7.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在不同发病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间多层螺旋CT表现有显着差异,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检测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6年02期)

李秀涛,罗振东[10](2016)在《基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影像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研究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诊断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患者,每例患者的MSCT扫描原始数据均行心脏多平面重建,观察心肌脂肪浸润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MSCT影像表现。结果 99例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脂肪浸润58例(58.5%,58/99),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7例(7.1%,7/99),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6例(6.1%,6/99),病毒性心肌炎28例(28.3%,28/99),其脂肪分布各具备一定特征性。结论不同病变所致的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具有各自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叁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动脉的解剖细节,之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评估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MSCTA与DSA所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状态基本一致,符合率高达100%,且术前所行MSCTA重建,根据其显示图像均易找到病灶的供血动脉。结论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MSCTA效果显着,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降低治疗难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朱胜康,翟荣存,李年春,唐桑,刘晓东.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19

[2].翟焕阁.肺癌介入治疗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

[3].陈顾文,许启仲,王星.比较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1.5T磁共振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9

[4].苏杨,刘静,王江玥,汪向伟,陈云龙.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早期中央型肺癌及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

[5].王坤,李东,张彬.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6].司延栋,刘亮.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7].刘新峰,王荣品,钱宁,曾宪春,王玉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成年贵州小型猪腰椎正常数据[J].四川动物.2016

[8].陈丽琨,林锦明,伍健芝,曹子文,刘贵喜.不同剂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筛查尘肺病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6

[9].聂龙,苑晶.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

[10].李秀涛,罗振东.基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影像表现[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

标签:;  ;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论文-朱胜康,翟荣存,李年春,唐桑,刘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