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有机物论文-李锦丹,李诚斌

毒性有机物论文-李锦丹,李诚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毒性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金属复合污染,原位修复,沉积物,有机物,河流,毒性,重金属污染物,内源污染,土着微生物,污染物降解

毒性有机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锦丹,李诚斌[1](2018)在《《河流中毒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通过验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李锦丹 通讯员 李诚斌)近日,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佛山市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专业中心、广东森海环保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等叁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河流中毒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通过验收。$(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报》期刊2018-02-09)

王冬冬[2](2014)在《水污染中毒性有机物的化学监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污染中毒性有机物的化学监测技术展开了论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3期)

陈善佳,陈秀荣,闫龙,赵建国,章斐[3](2014)在《毒性有机物BPA与普通小球藻的相互影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不同浓度双酚A(BPA)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对BPA的去除效能.研究表明,低浓度BPA(0~2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BPA(20~5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与BP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低剂量BPA(<20 mg·L-1)对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的影响,高剂量BPA(>20 mg·L-1)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在BPA初始浓度2~50 mg·L-1的范围内,普通小球藻对其都有一定的去除效能,单位普通小球藻对BPA去除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BPA投加量为50 mg·L-1时,BPA去除速率最大,且最大速率出现于延滞期与对数期之间.(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邓松圣,李赵杰,张福伦,史永刚[4](2009)在《空化射流降解毒性有机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空泡溃灭局部产生的高温高压、强压力脉冲和微射流,可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将空化效应引入高压水射流形成空化射流可对毒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分析了空泡溃灭过程的物理化学效应,研究了空化射流降解苯酚的机理,设计了空化射流实验装置,对配制的苯酚溶液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空化射流降解对比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集样品的苯酚质量浓度,对实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空化射流对苯酚降解有效,空化射流降解实验存在最优喷嘴入口压力和最优靶距。(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侯晨晨[5](2009)在《含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的改进型Fenton氧化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以土壤类无机物为基质,但以含量微少的毒性有机物为特征污染物,主要产生于石油、石化、化工、农药等行业,包括工业生产排放的危险废物、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严重污染的土壤等。针对以苯酚、硝基苯、六氯苯为特征污染物的高浓度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建立可在中性条件下发生温和、可控反应的改进型Fenton体系,开发适用于固态/半固态废物处理的化学氧化反应器,研究改进型Fenton氧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处理效果,探讨改进型Fenton氧化处理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自行设计的化学氧化反应器适用于液体或气体氧化剂对固态/半固态样品的氧化处理,具有较高的反应效率及安全性。(2)以EDTA钠铁为催化剂构建的改进型Fenton试剂相比传统型Fenton试剂而言,反应更为温和、持久,且可以在pH中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对废水中初始浓度为1500ppm的苯酚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6.0%以上。(3)改进型Fenton试剂对危险废物中的含高浓度毒性有机物具有较高的氧化去除率:叁种样品中苯酚、硝基苯、六氯苯的初始浓度为2000mg/kg、15000mg/kg、10000mg/kg,氧化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4.9%、86.7%、77.3%,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15%H2O2投加量为0.1mL/g土、EDTA钠铁投加量为3μmol/g土、含水率为30%;30%H2O2投加量为0.3mL/g土、50mmol/L EDTA钠铁溶液投加量为0.1mL/g土、含水率为33%;30%H2O2的投加量为0.8mL/g土、100mmol/L EDTA钠铁溶液投加量为0.1mL/g土。叁种样品的氧化反应时间约为1小时。(4)改进型Fenton体系的反应过程是放热过程,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先升后降,同时pH值先降后升。反应结束后,体系受HCO3-以及Fe(III)水解的影响,pH值略低于初始值。(5)采用ESR技术进行自由基检测,在改进型Fenton体系中捕获到了与羟基自由基极其相似的峰,推断出改进型Fenton体系可能存在两种反应模式,一种为H2O2直接被催化生成OH·,另一种为EDTA钠铁的作用下,体系中产生了高铁离子、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多种离子,共同起到氧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9-06-01)

韩庆利,王承智,李锐[6](2006)在《难降解毒性有机物污水的高级氧化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水处理实践方面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对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处理。文中介绍了在水处理中常见的几种高级氧化过程和它们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并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辽宁城乡环境科技》期刊2006年01期)

石荣[7](2005)在《高级氧化技术与难降解毒性有机物污染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水处理实践方面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对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处理.介绍了在水处理中常见的几种高级氧化过程以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并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刘庆余,蔡晓冬,张林,杨意东[8](1997)在《原污泥发酵处理中微生物对毒性有机物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与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将原污泥晾晒干化使其含水率达50%~60%,装入发酵罐,采用发酵前后污泥样品,同步进行微生物培养计数和用色谱法对有机物定量分析。结果:微生物对毒性有机物的降解有明显效果。特别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酯、1,2,3—叁氯苯、六氯苯、邻二甲苯等降解效果更显着。同时,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与发酵过程中毒性有机物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毒性有机物的降解是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污水处理厂的原污泥不经厌氧消化直接进行发酵处理降解有机物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环境卫生工程》期刊1997年02期)

全燮,薛大明,赵雅芝,陈捷,杨凤林[9](1996)在《沉积物化学浸取与毒性有机物多组分吸附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粘土矿物、金属氧化物、碳酸钙和腐殖酸为近海沉积物模拟样品进行了吸附γ-666的实验研究。根据模拟实验得到的吸附规律,将实际近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化学浸取,分离掉其中的有机质,通过浸取与未浸取沉积物对两种毒性有机物的吸附实验,建立了沉积物中无机质和有机质组分吸附疏水性有机物的二组分吸附模式。用该模式解释了过去难以解释的实验现象。(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全燮,赵雅芝,薛大明,姚志勇,徐宇威[10](1996)在《盐度和压力对沉积物逐级分离样品吸附毒性有机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化学逐级分离法对大连近海沉积物中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进行分离,考察了盐度和压力对沉积物中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吸附几种毒性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组分对几种毒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随盐度的升高线性递增;而无机组分的吸附能力随盐度的升高线性递减。升高压力增加了沉积物中2组分对毒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但随压力的升高,吸附能力增加的幅度降低。吸附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描述。(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1996年01期)

毒性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水污染中毒性有机物的化学监测技术展开了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性有机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锦丹,李诚斌.《河流中毒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通过验收[N].广东科技报.2018

[2].王冬冬.水污染中毒性有机物的化学监测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3].陈善佳,陈秀荣,闫龙,赵建国,章斐.毒性有机物BPA与普通小球藻的相互影响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4

[4].邓松圣,李赵杰,张福伦,史永刚.空化射流降解毒性有机物实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

[5].侯晨晨.含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的改进型Fenton氧化处理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

[6].韩庆利,王承智,李锐.难降解毒性有机物污水的高级氧化处理[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

[7].石荣.高级氧化技术与难降解毒性有机物污染处理[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刘庆余,蔡晓冬,张林,杨意东.原污泥发酵处理中微生物对毒性有机物的降解[J].环境卫生工程.1997

[9].全燮,薛大明,赵雅芝,陈捷,杨凤林.沉积物化学浸取与毒性有机物多组分吸附模式[J].环境科学学报.1996

[10].全燮,赵雅芝,薛大明,姚志勇,徐宇威.盐度和压力对沉积物逐级分离样品吸附毒性有机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6

标签:;  ;  ;  ;  ;  ;  ;  ;  ;  ;  

毒性有机物论文-李锦丹,李诚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