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型心绞痛论文-谢天鸽,谢天飞,刘云,段继豪

劳累型心绞痛论文-谢天鸽,谢天飞,刘云,段继豪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累型心绞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绞痛,体外反搏,PBMC,炎症

劳累型心绞痛论文文献综述

谢天鸽,谢天飞,刘云,段继豪[1](2019)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活性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漯河市第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484例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1例接受6周常规治疗;观察组243例接受6周体外反搏联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析血清及脂多糖刺激PBMC后上清液中的IL-6、Hs-CRP、IL-1β水平,比较PBMC以及脂多糖刺激PBMC后TLR4、MyD88和NF-κBp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缓解、运动耐量增加以及心绞痛缓解且运动耐量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及脂多糖刺激PBMC后上清液中的IL-6、Hs-CRP、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未接受脂多糖刺激的PBMC TLR4、MyD88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脂多糖刺激后,对照组TLR4、MyD88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更加显着。结论 EECP可通过调节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炎症水平,降低机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宏军[2](2016)在《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阴寒凝滞证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阴寒凝滞证的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联合用药组(n=45),两组均根据《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运用西医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苏合丸,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TCM)证候评分、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TCM症状评分、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阴寒凝滞证疗效显着,并可降低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吴华[3](2016)在《针刺治疗老年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的疗效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针刺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建立的可能机制,为本病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老年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69.64±10.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肾俞、膈俞、心俞、内关,每日1次,四周为一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静息性心电图表现及中医症候积分,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日常生活功能独立性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的内皮祖细胞(EP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位数量和水平。结果:(1)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4例患者脱落或终止实验,最后共有112例完成试验,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等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无心绞痛症状发生,静息心电图、中医症候积分得到改善,均取得良好的总体疗效。观察组经干预后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MWT结果由治疗前的(321.27±45.27)米提高到(456.49±53.32)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MWT结果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的EPCs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的EPCs及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治疗后的FIM评分和外周血EPCs水平均与6MWT具有显着相关性,呈正相关(r=0.763、0.654,均P<0.05)。(7)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均较好,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晕针,经吸氧平卧后缓解未影响治疗,有1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给予冷敷处理,24h后热敷,7d后血肿吸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针刺可有效改善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静息性心电图,提高药物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2)针药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独立性,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重返社会。(3)针药联合疗法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临床推广。(4)针刺可动员骨髓中的EPCs进入外周血,并通过提高VEGF水平,促使缺血心肌侧枝新生,形成侧枝循环,可能是其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20)

田志亮[4](2015)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变化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有利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显着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24期)

杨彩娜[5](2015)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方法: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立即皮下注射5000 U的低分子肝素,每隔12 h需要注射1次,连续注射7 d。结果:心绞痛Ⅱ级3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25例,无效7例;心绞痛Ⅲ级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20例,无效10例;心绞痛Ⅳ级1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2.5%。患者使用药物前后心绞痛发病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NST及ΣST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具有两个生物利用性和准确的剂量效果预测性,且其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有较低的结合力,不需要严密的实验室监控,治疗效果理想,是用于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19期)

赵红霞,陈长英[6](2015)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经干预处理后,两组心绞痛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显着(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虽较对照组(11.11%)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效更显着,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王超[7](2015)在《用曲美他嗪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用曲美他嗪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曲美他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硝酸异山梨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与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相比,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因此,曲美他嗪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优选药物。(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5年05期)

王海燕,尹小星,林楠[8](2013)在《益气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益气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通络汤治疗3周;2周后两组均停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且治疗组停用益气通络汤。观察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3周及第5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第5周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较同组第3周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较对照组同期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改善心肌供血。(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3年02期)

张富明[9](2012)在《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抗凝治疗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105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105例在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心绞痛进一步加重的恶化劳累型心绞痛,给予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IU,12h治疗一次,连续7d。结果:恶化劳累型心绞痛病人急性期用达肝素钠治疗能显着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且无严重出血等副反应。(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2年03期)

周波[10](2011)在《心痛灵Ⅲ号方合西药常规治疗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心痛灵Ⅲ号方对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气虚痰凝血瘀肝郁证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的疗效,以及探讨它对血脂﹑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将纳入对象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痛灵Ⅲ号方。疗程为4周。结果:心痛灵Ⅲ号方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痛灵Ⅲ号方可以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症状﹑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度和抑制血栓形成,有利于维持冠脉斑块的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02期)

劳累型心绞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阴寒凝滞证的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联合用药组(n=45),两组均根据《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运用西医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苏合丸,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TCM)证候评分、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TCM症状评分、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阴寒凝滞证疗效显着,并可降低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累型心绞痛论文参考文献

[1].谢天鸽,谢天飞,刘云,段继豪.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损伤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刘宏军.冠心苏合丸治疗老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阴寒凝滞证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

[3].吴华.针刺治疗老年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的疗效及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4].田志亮.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

[5].杨彩娜.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

[6].赵红霞,陈长英.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5

[7].王超.用曲美他嗪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

[8].王海燕,尹小星,林楠.益气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

[9].张富明.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抗凝治疗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2

[10].周波.心痛灵Ⅲ号方合西药常规治疗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

标签:;  ;  ;  ;  

劳累型心绞痛论文-谢天鸽,谢天飞,刘云,段继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