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材;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杨列军,任教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说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往往会以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是否得到更多,能力是否提高更大,学习的习惯是否得到更好的培养,人文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等等一些标准来衡量。这固然不错,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深刻地认识到:高效课堂的磨练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和深度解读水平。杨九俊教授说过的:“教师可以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这法,那法,研究不透教材等于没有法。”
因此,加强对教材深度的解读,并且能在教师“深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浅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解读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并不是认真的研读教材,而是急于看教学参考书,上网查找教案进行参考,甚至直接搜集一些名师的优秀教案就去上课,导致上课有时难度偏大,有时容量偏多,有时意图不明,照搬照抄,后果是没有自己的深入研究,随心所欲,甚至稀里糊涂,有时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很低下。
因此,“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应考虑它在教材中内容编排体系上的目的和意义,善于将它放置于这一单元、整册书的内容编排体系中甚至这一学段来审视。因为“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文章或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好多教师认为这一单元安排不合理:文体较杂,散文、诗歌、小说、寓言、古文样样都有,没有整体性、系列性,不利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感受与学习语文。而且内容较难,散文、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文意深刻,对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都有道理,但关键是没有理解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和用意。编者这样安排恰恰是扣住这一单元的重点——亲近文学,从不同的文体、内容、国度、时空等角度,全面地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激情,为刚入初中的学生打开一扇亲近文学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这一点,考虑它在教材中内容编排体系上的目的和意义,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不能仅仅独立地讲解、对待每一篇课文。这就使得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解读教材,不是机械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否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一句空话。
当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二、从文章的细微之处来解读教材
教材的解读应该是细的,细微之处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等等,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整合、优化内容、强调体验、感悟,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真正达到熟练地驾驭教材。
如:教材上的古诗文一般都配有插图,在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在意,甚至都没有想过它们的用意,只把它们当作“装饰”而已。其实不然,“图文并茂”本身就是古诗文的一个特点,画面的内容、尤其是它所体现的意境、旨意,往往就是古诗中的经典之句,而古诗中的经典之句也往往能点出画面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图画配句”的方法,看图想句,用句配图,图文结合,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古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内涵,寥寥几笔就能“画龙点睛”,简洁的画面恰到好处地映衬经典句子,让学生领略中国古文化的魅力,而且将文字内涵、图片内容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体会、感悟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这不仅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又如:笔者在讲鲁迅《社戏》一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那夜的豆”其实不过是普通的罗汉豆;“那夜的戏”也并不精彩,作者为何在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然后引导学生返顾全文,深入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又适当点拨:平桥村既偏又小,“我”为何视之为乐土?其乐有三:人情乐、景物乐、童趣乐,沿着“三乐”的思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词句、文段,点导结合,使学生悟出:作者怀念少年时代的生活,眷恋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情谊,向往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快乐,而这便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这样抓住文中的几个关键的细微之处,不仅整合了相关内容,有的放矢,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中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加快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交流、反馈的速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三、解读教材要尊重其主旨
解读教材要有深度,要尊重其主旨。因此“解读教材,就要驾驭教材,就要有一个‘懂——透——化’的过程。懂,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透,就是要知己知彼,掌握应学教材与已学、待学教材的联系,熟悉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所教班级的群体特点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差异、思维特点等,做到有的放矢。化,即实现转化,要在懂、透以后通过得心应手、配合默契的课堂教学,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记得笔者所在学校张满林老师上的《天净沙秋思》一课中的“品读评价”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将“枯”、“昏”二词改为“新”、“晨”,即“新藤老树晨鸦”,其品读感受又将如何?反复吟咏全曲后定会觉得改后与小令的意境完全不符,羁旅乡愁的天涯游子之悲又如何能再现呢?进而联系到“夕阳”、“古道”、“瘦马”等一系列景物的和谐组合再加深对小令的解读,不仅觉得景物配合不协调,而且又不能衬托主旨,小令的意境美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改字解读既有个性化,又没有脱离文章主旨,加深了学生对小令内涵的理解,学习就有了一个“懂——透——化”的过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而正确、深入、全面地解读教材,就是我们锻铸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之一。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既要能把教材解得开,又要能笼得来。每篇课文有很多知识点,闪光点,我们要把自己解读到的精华都教给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邮编:213172
UnderstandingTextbooksandImprovingTeachingEffect
YANGLiejun
Abstract:Effectivenessinteachingcouldnotbeachievedifteachersdonotgraspandunderstandthetextbook.Strengtheningunderstandingoftextbooksandmakingplainexplanationbasedonteachers’understandingisessentialforimprovingclassroomteachingeffect.
Keywords:textbooks;teaching;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