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芬(黎城县南关小学山西黎城047600)
内容摘要:对于教学工作而言,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师生彼此沟通并产生共鸣,使教育成为可能;通过语言,师生共享世界的美好,使生命敞亮起来;通过语言,师生探索社会奥秘,认识社会规律,引起师生同往。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130-01
一、语言确认了师生双方的存在,并使教育成为可能。
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以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应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巴赫金从“对话主义”的角度论述了他对语言的看法。他指出: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的,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构成了我们真正的生命存在,“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人的思想的存在以对话为前提,“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互相交往的连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①,
语言是师生存在的证明。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发展学生的身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语言是人的有限性的真实标志。”③而师生双方的对话与交谈共同构成了生命,也构成了教育。“只有语言才使人成为人的生命存在”④进而使师生成为师生的存在。
语言是师生交往的方式。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的存在意味着人需要交往,人也依赖着交往。按照约翰?塞尔的概念,“以言行事要旨”有五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断定式,二是指令式,三是承诺式,四是表情式,五是宣告式。⑤无论何种类型,师生的交往都离不开语言。⑥,“当且仅当人通过倾听语言的召唤而对语言作出反映时,他才第一次说话”⑦。正是通过语言,师生走进了书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心灵。
二、语言架起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的桥梁。
自教师职业产生之初,它就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语言是教师职业的生命存在,教师职业与语言一刻也不能分离;教师就处在语言的包围之中,教师就生活在语言的“能指”(声音)和“所指”(概念)当中,教师就是语言的使用者、受益者、创造者。同样,学生也与语言须臾不可分。学生学习说话和写作就是在认识和了解所处的世界,所进行的作业、练习就是在熟悉和接触身边的世界,运用语言去描述和指称就是在感受和创造所爱着的世界。“学着说话并不是指学着使用一种早已存在的工具去标明一个我们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熟悉的世界;而只是指获得对世界本身的熟悉和了解,了解世界是如何同我们交往的”。⑧这时,语言不再是师生借以同世界打交道的一种工具,而就是师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语言不再是游离于、附着于学习活动的一种符号,而就是生命存在的本身。⑨教师以真诚的、真实的、正确的、可领会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也倾听学生用同样真诚的、真实的、正确的、可领会的语言表达的心声。
三、语言使师生双方相互造就,并引起同往,共同发展。
把语言活动视为一种对话关系,表现了人们对一种审美人生的追求。海德格尔将语言的任务定义为通过它的作用使存在者敞亮,以此来保持存在者。语言过程实际上是由“听一说”关系构成的,说之所以可能,原因在于有听,有听才会有说,“人正是在回应语言的意义上讲话,这回应就是倾听。他听,因为他聆听那寂静的命令”⑾,因此,说就不是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双向互相的过程,这就是“交谈”。“交谈又是什么意思呢?明确地讲,它是与他人讲关于某事的活动。从而讲也就引起了同往的过程。……⑿伽达默尔提出,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沟通的可能,人们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而获得理解,通过理解而产生意义。⒀
从教育的角度看,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语言的交谈和对话就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的造就,意味着教师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永远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姿态。⒁于是,对话丰富了自我,也证明了生命的真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以绝对真实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作学生讨厌的“教唆者”和“训导员”,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⒂“真正的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⒃
教师活动中的对话还表现为教师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这一情形建立在教师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和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反省基础上。“这种对话的可能性首先要把能够发现自己并和自己谈话作为前提。(17)教师不仅能意识到自我,而且通过自问“被意识到的自我还好吗”来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并运用内在语言进行心灵深处的自我反思。(18)
并非教师所有的语言都有上述的功用。瑞恰兹区分了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认为符号语言是科学语言,情感语言则是艺术语言。“对词语的符号学使用是陈述;是对有关事物的记录、证实、组织和传达。对词语的情感上的使用是较单纯的事,正是对词语的这种使用,表达或激发情感和态度”。(19)
好的师生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由‘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因此,要成功得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总之,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练就一张“铁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产卜,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愿更多的同仁关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愿课堂语言的合理运用最终成为缤纷教坛里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
【注释】和【参考文献】
①④作者:周宪.[M]:《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作者:王丹.[A]:《课堂教学的主旋律》[M]:《教学语言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⑧⒀⒁作者:伽达默尔.[M]:《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⑤作者:约N.赛尔.[M]:《心灵、语言和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⑥⑦⑾作者:海德格尔.[M]:《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⑨作者:陈学明,吴松,远东.[M]:《通向理想之路一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⑿作者:伍蠢甫,胡经之.[M]:《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⒂作者:阿德勒.[M]:《西方的智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⒃作者:复正江.[N]:《对话人生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
⒄⒅作者:今道友信.[M]:《美的相位与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
⒆作者:瑞格兹.[A]:《美的意义》.[M]:《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复旦大学出版社、蒋孔阳:1987年
⒇作者:苏珊.朗格,[M]:《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