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外科护理

短肠综合征外科护理

张立辉杨路刘秀敏臧海香(鸡西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336-02

【摘要】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目的讨论短肠综合征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准确记录腹泻的次数、量和形态,观察粪便中是否带血;腹泻严重、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减弱肠道的运动,减少排便次数;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土林或鞣酸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外科护理

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腹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栓栓塞或血栓形成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坏如放射性肠炎,或外科手术如空肠结肠吻合或胃回肠吻合,也可产生类似的临床综合征。

部分小肠切除后,残留小肠将逐步发生适应性代偿改变,病人能够耐受,不发生症状。十二指肠、近端空肠和远端回肠是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这段肠道的切除可加重水、电解质的失衡,导致短肠综合征。

1一般护理

(1)腹泻的护理:准确记录腹泻的次数、量和形态,观察粪便中是否带血;腹泻严重、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减弱肠道的运动,减少排便次数;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土林或鞣酸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病人是否有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全身软弱无力、软瘫、麻痹,胃肠运动减弱,常有恶心、呕吐、厌食等缺钾症状;低钠血症的表现有皮肤弹性下降、眼眶内陷、虚弱、嗜睡、意识模糊;低钙血症可有口周、指(趾)尖麻木、针刺感、腱反射亢进、感觉异常、手足麻木;低镁可致肌力弱、颤抖、易激动。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液体、微量元素和电解质。

(3)营养支持:初期病人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腹泻量降至2L/d以下时,可给予少量等渗肠内营养。随着腹泻次数和量的减少,逐渐增加经口的摄食量,但应谨慎缓慢进行。

1)肠外营养护理(PN):采用经中心静脉途径实施肠外营养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隔日更换置管口敷料,每日更换输液系统。静脉营养液在层流环境中配制,严防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更换液体以及固定好导管衔接处,防止发生空气栓塞并发症。液体输完时,用0.1%的肝素2ml封闭导管,以防导管堵塞。

2)肠内营养护理(EN):实施EN时,应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起初先给予低浓度的EN液500ml/d,20~25ml/h,待适应后(无腹泻)加至750ml/d,30~35ml/h,以后再逐渐加至可适应的量,先增加量后增加浓度,二者不可同时增加;用喂养泵控制输注速度,24小时持续滴入;选择适合的营养制剂,先选用短肽类要素膳,以后逐渐向蛋白膳食过渡;用恒温器将营养液的温度加温至35~37%输注,防止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增加;无菌配制营养液,以避免发生肠道细菌或真菌性感染。保持喂养管通畅,定时以温水或盐水冲洗管道,以防止营养液中蛋白质或纤维素黏附管壁引起喂养管堵塞。

(4)药物应用护理:生长激素能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增长,谷氨酰胺是肠黏膜细胞迅速生长的主要能量物质,对于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创伤后机体的代谢紊乱、降低肠源性感染等方面均有益。

1)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应用:剂量要准确。一是为了治疗的准确性,二是因为药品的价格昂贵。因此,每次抽取药液时使用刻度精确的1ml或2ml注射器,将安瓿或药瓶内的药液全部吸尽。排气时注意勿使药液外溢,以确保剂量准确。严格按照治疗时间给药,不可提前或延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谷氨酰胺的应用:谷氨酰胺粉剂不可直接加入营养液中慢滴,因其水溶液不稳定,如患者不宜口服给药,则可用少量生理盐水稀释,经喂养管缓慢推注。谷胺酰胺二肽注射液是稳定的,由于后者浓度高,不可单独静脉输注,需加入5倍的可配伍的载体溶液(葡萄糖液或静脉营养液)中慢滴。输注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出现胃肠道反应。

(5)饮食指导:短肠综合征病人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障碍,很易引起腹泻。为了防止在肠代偿过程中因EN或饮食不当再出现肠道失代偿现象,即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排便次数增多,甚至出现失水的现象,由PN过渡到EN,再由EN过渡到日常饮食均需要循序渐进。EN制剂逐渐减量,日常饮食逐渐加量,不可急于求成。还需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代偿不完全,不能完全由日常饮食满足营养需求时,可在口服日常饮食的同时添加EN制剂,并以短肽制剂为主,甚至EN的比例需增加。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急性肺水肿:多由肠内、肠外营养液输入过快、过量导致。病人主要表现:脉速、心率快、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增高;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吐粉红色泡沫痰。护理: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特别是病人的尿量;恒速输入营养液,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增高的表现,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若发现病人有左心衰竭的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给予相应处理。

2)感染:多因中心静脉置管时间较长;肠外液中营养物质高,利于细菌繁殖;病人营养差,抗病能力低下造成。病人主要表现:中心静脉穿刺点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病人发热,体温>38.5℃;血常规检查出白细胞>10×109/L。护理:执行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时,均应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中心静脉留置管护理程序;监测体温,每天4~6次,有异常则应增加测量次数,高热者则按高热护理常规监测、护理。

2心理护理

护士对患者的痛苦要表示同情和理解,耐心与患者交谈,倾听其主诉,给予适当的安慰和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治疗方案、治疗作用和预后,与病人一起制定应对腹泻、肠功能紊乱的护理措施,详细讲解短肠综合征饮食护理知识,指导病人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陆以佳主编.外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8.

[2]朱维铭,李宁,任建安,顾军,姜军,黎介寿.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4期.

标签:;  ;  ;  

短肠综合征外科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