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颖(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勐腊县的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间结构不协调和产业内结构不适当依旧存在,其个别支柱产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破坏。勐腊县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要对其经行调整,以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拟就勐腊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
一、勐腊县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九五”以来,勐腊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第一、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07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从“九五”期末的50:15:35调整为
46:22:32(见下表)。但与全国平均水平11.7:48.9:39.4[1](注:此比例为2006年的中国国内产业情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勐腊县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勐腊县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近6年来有所下降,由2003年的51.44%下降到了2007年的45.77%。而第二产业自2003年以来则有所攀升,由2003年的12.16%上升到2007年的21.73%。第三产业占总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近年来虽有所下降,2007年为32.5%,但其旅游业综合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了62857万元[2]。
总体来看,勐腊县的主导产业为:橡胶业、采矿业、制糖业和旅游业。其中又以橡胶产业昀为重要,橡胶产业作为勐腊县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勐腊县的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产业以甘蔗、粮食、橡胶及茶叶生产等产业为主导产业。其中,甘蔗的总产量2007年为114932吨,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112.4%。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从2002年的29.02万亩下降到2007年的28.95万亩。橡胶及茶叶耕种面积有了显著地增长,橡胶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04万亩上升到2007年的173.41万亩,增长了66.7%;茶叶的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3.27万亩上升到2007年的9.83万亩,增长了200.6%[3]。
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为制糖业和采矿业。04年以来采矿业的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制糖业一支独秀的现状。“十五”期末,有色金属矿石总产量达180.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74亿元;铁矿石原矿量07年达到393.9万吨[3]。
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勐腊县年接待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口岸签证政策的实施,使得从磨憨口岸出入境,在勐腊县滞留的英、美、法、德、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第三国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游客增多,磨憨口岸已成为云南省第三国人员出入境昀多的陆路口,这为勐腊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勐腊全县已基本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型”雏形,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近年来勐腊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效,首先在第一产业上坚持以产业内结构调整为主线,巩固提升粮、胶、糖、茶四个传统产业。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19.6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3]。
工业部门增长势头强劲,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采矿业成为了工业主导产业,成为支撑全县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制糖业在改制之后,实现了扭亏为盈,开创了良好局面;建材、电力、制盐等其它工业健康发展;电站、水泥厂及茶叶加工厂的建立为推动新型化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全县2007工业总产值达6.4亿元,同比增长130.8%[3]。
勐腊县的独特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及地理条件为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A级)、版纳雨林谷(2A级)及正在建设中的勐腊望天树—南腊河生态旅游景区等景区就是一系列成果。且境外替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17.8亿元,同比增长43.1%,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7.34%[2]。
同时,勐腊县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支柱产业单一。第一产业主要依靠橡胶与甘蔗产业,这两个产业的经济效益都易受自然环境影响。一旦气候条件恶劣,就面临着收成少、产值小、收益少的困境。而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也仅依靠采矿业、制糖业、建材业,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
2.规模化企业少。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县域内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所占比重不大,以手工作坊加工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企业实力弱不利于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3.生态破坏严重。勐腊县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消耗基础上的,不利于社会的可资料来源:勐腊县统计局:《勐腊县十二届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8年)持续发展。特别是勐腊县昀重要的支柱产业—橡胶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种植橡胶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损耗了大片的原始山林,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超负荷挖掘优势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盲目开发原生型产品和资源产品,已经给勐腊县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第三产业发展较缓慢,景区有待宣传促销。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其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也有待全面发展。边境贸易以小额贸易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物流业的发展仅处于昀初阶段且发展缓慢。
二、勐腊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县域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县域历史、县域自然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着社会劳动和稀缺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是衡量一个县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不均衡,虽然也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这种发展状况必然以资源分配的扭曲和不可持续为特点;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差、效益低且后劲不足。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调整各个产业之间和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使其升级优化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勐腊县产业结构调整上,可以采取提高与支撑产业集群密切关联的第三产业的比重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努力尽快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二产业发展和第一产业升级转型的新格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快第三产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要确保农田不被过度占用,找到发展林业橡胶与农业之间的平衡点。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目前,从事传统农业所获得的收入远小于从事橡胶种植与生产所能获得的收入,因此勐腊县的农民为了短期利益盲目种植橡胶,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大力发展经济农作物与适当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茶为例,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茶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比橡胶树好得多。经济林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昀好的林种,不但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提高绿化程度都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大力发展适合勐腊县生产的经济农作物和亚热带经济林,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产品的品种和品质。
优化第一产业,必须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建立以节地、节水、产量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方法,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地肥力,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发展“高效、高产、优质”农业。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结构的调整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的升级。以勐腊县现有的采矿业为例,勐腊县目前并不具有对开采的原矿石进行加工的能力,而原矿石的开采是整个矿产生产产业链中,对环境破坏昀大,增值却昀少的环节。勐腊县应依靠自身的矿产资源优势,将更多的矿产产业链中的环节纳入县域产业中,同时逐步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着重增强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形成规模化企业,加强技术学习与引进,鼓励创新,争取形成一整条产业链,走生态工业园发展路线。
与工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具有多种拉动作用的产业,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勐腊县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浩瀚的热带雨林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都是发展旅游业不可多得的良好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旅游业或现代旅游城市所依靠的并不仅是旅游的景点。以三亚市为例,三亚市与旅游业配套的各种现代服务业,其所创造的收入与价值已超过了旅游景点本身的收入。而目前勐腊配套的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我们需要深挖、广拓各项旅游业资源及相关的文化、传统民俗产品。切实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旅游合作与开发,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勐腊正在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我们应当紧紧地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积极创造优惠、宽松的贸易条件和环境,大力改善口岸通道服务功能,现在就以将勐腊建设成为未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中心、物流基地为目标,在保持现有的边镜小额贸易与边民互市的基础上,着力扶持几个大型的专业贸易集团和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重点建设磨憨、关累边贸口岸,推动勐腊县对外贸易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勐腊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先导,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生态性、特色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我国的贫困人口有两千多万,如果不能帮助这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资本缺乏,因此资本因素的形成被认为是打破经济发展中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我国,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减少,尤其是农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市场,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市场割裂和金融抑制的现象。因此,如何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国际上认为“小额信贷”是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包含两个基本层次:一是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供给分析
现代意义的小额信贷以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的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为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开端。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要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考核则是以短期时间内的政绩来衡量,使得地方政府推动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不大。另外,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有限,但是其管辖的农户数量却很多,信贷员不可能了解每个农户的信贷需求及还款能力,放贷出去的不良贷款率很高,为了减少不良贷款率信贷员偏向于贷款给较富裕的农户,因为他们比贫困户更有技术和市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