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蔽治疗论文-孙群,汪琼,李小虎

掩蔽治疗论文-孙群,汪琼,李小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掩蔽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利多卡因,心理辅导,耳鸣掩蔽疗法,耳鸣

掩蔽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孙群,汪琼,李小虎[1](2018)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鸣掩蔽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基础上应用耳鸣掩蔽疗法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09期)

查永德,马小华,李金霞,张建萍,陈瑶[2](2017)在《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治疗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特点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方法对47例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并填写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低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重迭型为主,高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汇聚型和重迭型为主;低频与高频耳鸣的残余抑制时间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低频与高频耳鸣患者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均以"功能的"得分较高。结论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与频率无明显相关,耳鸣患者以功能性的下降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卢友琪[3](2016)在《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116例(161耳),均行耳鸣检测(包括耳鸣音调、响度匹配、残余抑制试验等),其中掩蔽试验结果阳性和阴性分别为89例和27例。从89例阳性者中随机选取48例,采用掩蔽治疗(掩蔽治疗组),其余41例患者和27例阴性患者采用习服疗法治疗(习服组)。分别于后6个月及12个月采用国际公认的耳鸣残疾度量表对其进行疗效评定,对比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的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HI评分均显着下降,且治疗12个月明显低于治疗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习服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HI评分(35.56±4.36分,27.01±4.21分)均明显低于掩蔽组(37.56±3.19分,33.41±4.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习服组总有效率(73.5%,80.8%)均明显高于掩蔽组(54.0%,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均有效,习服治疗在改善THI评分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掩蔽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22期)

程坚[4](2016)在《代偿性与失代偿性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掩蔽疗法对于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36例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掩蔽试验测定,阳性105例,31例阴性,随机将阳性患者中37例与31例阴性患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给予静推前列腺素E1疗法;剩下的掩蔽试验阳性患者68例作为本研究实验组,给予掩蔽疗法,记录并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THI评分以及耳鸣烦躁度量化评分,最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T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时间,实验组TH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此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耳鸣烦躁程度均具有差异,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轻度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显着多于对照组,同时重度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掩蔽疗法治疗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梅志刚,杨松柏,蔡叁金,雷华平,周创[5](2014)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治疗耳鸣:随机对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63例耳鸣志愿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和对照组(31人),治疗组给予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根据"耳鸣残疾度量化表"和"耳鸣烦躁级量化表"评估疗效。结果:"耳鸣残疾程度量化表"评估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耳鸣残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1,P=0.16);治疗8周后,治疗组耳鸣轻、重度患耳构成比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χ2=25.01,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6,P=0.084),两组轻度患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02)。"耳鸣致烦躁程度量化表"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烦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χ2=4.661,P=0.03);治疗8周后,两组烦躁轻、重度患者构成比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改善(分别为χ2=25.397,P<0.001和χ2=7.828,P=0.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χ2=5.857,P=0.016)。综合疗效显示,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29/32)和80.65%(25/31),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5,P=0.44)。结论: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能显着改善耳鸣残疾和耳鸣致烦躁程度,疗效优于西药。(本文来源于《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期刊2014年02期)

国智超,周慧芳[6](2013)在《掩蔽治疗与习服治疗对慢性耳鸣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掩蔽治疗与习服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更好地进行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22例(161耳)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定、心理咨询和调适,其中掩蔽试验阳性94例,阴性28例。随机将掩蔽试验阳性94例中的48例纳入掩蔽治疗组,其余46例与28例阴性者纳入习服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行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和耳鸣烦躁级量化表评分,综合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THI评分均下降(P<0.01)。两组患者耳鸣烦躁度改善程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烦躁感觉和轻微、轻度烦躁的患者均有所增加。两组在治疗前后THI得分差方面的差异及烦躁度变化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服治疗组优于掩蔽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习服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掩蔽治疗组(P<0.01)。结论掩蔽治疗与习服治疗均是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有效方法,习服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3年26期)

国智超[7](2013)在《慢性耳鸣掩蔽治疗与习服疗法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耳鸣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病率却有上升趋势,发病群体也趋于年轻化,因此耳鸣的临床治疗仍是耳科医生棘手的难题。目前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掩蔽治疗应用已久,疗效肯定;近年来国外文献报导耳鸣习服治疗的疗效优于掩蔽治疗,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更好地进行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2例(161耳)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定、心理咨询和调适,其中掩蔽试验阳性94例,阴性28例。随机将掩蔽试验阳性94例中的48例纳入掩蔽治疗组,其余46例与28例阴性者纳入习服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进行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和耳鸣烦躁级量化表评分,对耳鸣患者进行综合的心理评估,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习服治疗组与掩蔽治疗组治疗前后THI得分差方面的差异(P<0.05)及烦躁度变化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服治疗组中掩蔽试验阳性患者与掩蔽试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THI得分差无统计学差异(F=6.74,P>0.05)。治疗1个月时,掩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92%,习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0.27%;掩蔽组疗效优于习服组(χ2=33.36,P<0.01)。治疗第3月,掩蔽组总有效率为58.33%,习服组总有效率为55.41%;两组疗效无显着差异(χ2=0.10,P>0.05)。治疗第6月,掩蔽组总有效率为50.00%,习服组显总有效率为78.38%;习服组疗效优于掩蔽组(χ2=10.64,P<0.01)。治疗12月后,掩蔽组总有效率为45.83%,习服组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χ2=16.41,P<0.01)。结论:掩蔽治疗与习服治疗均是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有效方法,掩蔽治疗短期疗效较满意,而远期疗效并不肯定。习服治疗长期疗效优于掩蔽治疗,疗效稳定,并且适用于掩蔽试验阴性的患者,更加值得临床推广。临床中应根据患者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乔友军[8](2011)在《掩蔽治疗对伴发于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观性耳鸣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掩蔽治疗对伴发于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比较观察,选择掩蔽治疗耳鸣患者最佳的适应症。方法:对76例有感音神经性聋耳鸣患者,按照听力曲线类型分为3个研究组,陡降型组31例,缓降型组23例,平坦型组22例,均接受掩蔽治疗。结果:陡降型听力曲线组掩蔽疗效较好(有效率83.8%),缓降型听力曲线组掩蔽疗效低于陡降型组而高于平坦型组(有效率52.1%),平坦型听力曲线组掩蔽疗效不佳(有效率13.6%)。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陡降型听力曲线的耳鸣患者,掩蔽治疗有较好疗效,缓降型听力曲线患者掩蔽治疗尚可,平坦型听力曲线患者掩蔽治疗的疗效欠佳。(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1年29期)

张伦,丁伟,余勐[9](2011)在《新疆维吾尔族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吾尔族耳鸣患者听力图及掩蔽曲线,探讨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性。方法对105例(118耳)耳鸣为主诉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纯音测试,根据听力图分为正常听力(32耳)、轻度听力损失(24耳)、中度听力损失(39耳)、重度听力损失(17耳)、极重度听力损失(6耳)5组。纳入对象均为维吾尔族耳鸣患者。按照弗德曼掩蔽曲线不同分别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结果 105例(118耳)患者中,正常听力、轻度、中度听力损失组中耳鸣掩蔽曲线以重迭型为主;重度听力损失中耳鸣掩蔽曲线以间距为主。在所有病例中以重迭型和汇聚型居多。残余抑制试验在轻、中度听力损失组中均以重迭型阳性率高,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鸣患者中存在心理焦虑的较多。因此心理暗示治疗和习服治疗尤为关键。耳鸣曲线的掩蔽不同所得到的后效抑制结果和耳鸣掩蔽治疗结果也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1年10期)

许轶,周慧芳,杨东[10](2009)在《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137耳)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试并给予掩蔽治疗。结果:耳鸣掩蔽曲线中以Ⅰ型和Ⅲ型所占比例最高。Ⅰ型和Ⅲ型的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率最高,掩蔽治疗效果最好。残余抑制试验结果与掩蔽治疗效果间存在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掩蔽曲线患者对掩蔽治疗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应根据掩蔽曲线及残余抑制试验结果筛选掩蔽治疗的适应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耳鸣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13期)

掩蔽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特点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方法对47例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并填写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低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重迭型为主,高频耳鸣的掩蔽曲线以汇聚型和重迭型为主;低频与高频耳鸣的残余抑制时间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低频与高频耳鸣患者耳鸣残疾度量化表结果均以"功能的"得分较高。结论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与频率无明显相关,耳鸣患者以功能性的下降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掩蔽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孙群,汪琼,李小虎.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2].查永德,马小华,李金霞,张建萍,陈瑶.不同频率耳鸣的掩蔽治疗及耳鸣残疾度量化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7

[3].卢友琪.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

[4].程坚.代偿性与失代偿性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

[5].梅志刚,杨松柏,蔡叁金,雷华平,周创.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治疗耳鸣:随机对照研究(英文)[J].WorldJournalof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4

[6].国智超,周慧芳.掩蔽治疗与习服治疗对慢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

[7].国智超.慢性耳鸣掩蔽治疗与习服疗法的疗效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

[8].乔友军.掩蔽治疗对伴发于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观性耳鸣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9].张伦,丁伟,余勐.新疆维吾尔族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

[10].许轶,周慧芳,杨东.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

标签:;  ;  ;  ;  

掩蔽治疗论文-孙群,汪琼,李小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