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连续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语介词,原型范畴,意象图式,垂直空间
语义连续统论文文献综述
车心玉[1](2019)在《英语垂直空间关系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被认为是英语句子的基本骨架之一。介词在结构上的作用是连接句子的不同成分;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事物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所属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介词经常被用来表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英语介词使用非常灵活,意义广泛多变,因此这也是英语介词成为中国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的原因。介词的多义现象主要是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使意义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投射,即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社会等认知域投射。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垂直空间介词over、above、under、below的介词多义性,以原型义项为基础,通过原型范畴理论以及概念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使意义向外扩展和延伸,从而构成每个介词的多义语义网络,最终基于每个介词的多义分析进而构建英语垂直空间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理论、方法、发现及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从不同视角归纳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情态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叁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重点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范畴和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理论。第四章为主体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中心所在。这一章首先对介词over进行语义网络建构,先分析介词over的原型意义和原型意象图式,再给出介词over的空间意义延伸和非空间意义延伸,最后建立介词over的多义语义网络。接下来以同样的步骤对above、under、below的多义性进行分析。最后在第四章综合以上四个语义网络建立一个整体的垂直空间关系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对这四个介词所表征的空间范围进行区分。第五章为应用部分,简要讨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关于介词多义性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构建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启示。最后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本论文通过对垂直空间介词多维度的研究有以下发现:1.本文尝试着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隐喻个概念转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模型对垂直空间介词的语义表征范围和规律进行系统分析。2.论文分别建构了每一个垂直空间介词的语义网络。初步厘清了每一个介词的类典型意义和非典型意义。使语言学习者能够明了现实世界中的事体的垂直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与垂直空间介词适切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3.论文在逐一建立每一个垂直空间介词语义网络的基础上,最终建构了整个垂直空间介词的语义表征连续统。详实地分析了语义相近的垂直空间介词的语义差别以及不同垂直空间介词中出现的语义迭加现象。4.本研究的结果对外语介词教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对语言进行理解和产出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和使用空间介词就很难锚定名词甚至是动词的语义,最终会影响到句子和篇章的理解和产出。本研究一方面能够为英语垂直空间介词语义表征的习得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几个垂直空间关系介词所表征的空间范围,了解这四个介词over,above,under,below的使用场合,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应用这四个垂直空间关系的介词。另一方面,建构垂直空间关系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也为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意象图式的方式更加形象的使学生了解这四个垂直空间介词的应用,更加准确的使用这四个垂直空间介词。本文将垂直空间关系介词缩写为VSRP以方便后文论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民[2](2018)在《英语非限定动词语义表征连续统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词类,是人类认知和意识的重要载体。动词丰富的含义和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其成为语言习得的焦点和难点。动词属于开放语类词汇,是语言中概念内容系统的一种典型表征。就本研究而言,动词是用来描述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会世界中多样的场景的词类范畴,表示客观世界中事体的动作或存现状态,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一个动词。一直以来,不同学派的学者和语言学理论都对动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非限定动词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句中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因此又称为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和动名词。由于其灵活的形式和复杂的功能,非限定动词往往难以掌握。研究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表征特点和规律很有必要。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识解方式来分析英语不同的非限定动词形式的语义特征,试图找到他们的侧显属性和描述的相应情景。此外,本文通过分析可用作同一句子成分的非限定动词形式发现他们之间的语义级差,最终基于非限定动词的认知本质和语义特征建构一个统一的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同一情景产生不同意象的原因是由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四个参数决定的。基于这四个参数,本文选取五种主要的识解方式来对非限定动词进行认知描述,即视觉框架,详略度,心理扫描,主、客观性和注意力视窗。通过认知识解的方式,位于相同句法位置的非限定动词的语义级差得以显现。此连续统的基本原则取决于词类特性,也就是说非限定动词既具有名词属性又具有动词属性,因为非限定动词的本质原因,他们不表示时间关系,仅表征非时间关系。通过对英语非限定动词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动词不定式的主要功能在于表征未然事件,即将未发生过的特定具体的动作或事件压缩,通常指示说话人或主语的主观性行为,具有很强的动词属性。第二,动名词表征经常性发生的事件或某种习惯性动作,具有客观事实的意味,动名词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主要突显名词属性,与动词不定式分别位于连续统的两端。第叁,相比于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分词位于连续统的中间位置,侧显形容词或副词的属性居多,主要功能是修饰事体或关系。修饰事体时,他们侧显内在性质和状态;修饰关系时,他们表征一个情景的子事件或附属动作、状态,并起着提供背景信息的作用。第四,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非限定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侧显事体性和非时间关系,非谓语动词作为表征非时间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具有突出的压缩功能。它是描述一些事件之间关系的压缩表达法。我们通常都可以将非谓语动词表征形式还原成一个小句形式。非谓语动词是已然与未然,主动与被动,动态与静态关系的灵活,经济,机动的表征库,人们通常会按照参与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为恰当的形式来实现主事件与附属事件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非限定动词的多种用法反映了英语的灵活性和经济性。非限定动词形式表征谓语动词的附加动作,事件和情景,这两种类型动词的共现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和谐和统一。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方法及框架。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部分。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从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表征着手,借助于不同的识解手段对英语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获取进行研究,归纳不同形式的非限定动词形式的语义差异及动因,并建构非限定动词语义表征的连续统。第五章总结全文的内容、主要发现及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馨元[3](2015)在《英语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态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基本的范畴,在语言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表达了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和看法。情态有助于人们相互间的交际以及关系的维护,日常言语中情态话语也比比皆是。综观英语情态系统,有多种情态词用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它们的本质不是承担句子的谓语动词的身份,而是起着调节谓语动词发生或存现的事实度这样的作用。我们所处的主客观世界是一个离散与连续现象并存的统一体。人在描述客观世界的情景时,总是徘徊在两个极端,一端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情景的肯定极,另一端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否定极,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主观状态。这应该是一个阶级表达的连续统。在实际交际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对所说话语的事实性达到不同程度的阶级确定度。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最主要表达情态的情态动词为主,构建了英语情态的语义表征连续统。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理论、方法、发现及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从不同视角归纳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情态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叁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重点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理论,并探讨了情态的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特征。第四章为主体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中心所在。这一章首先将情态范畴化为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和认知情态;而后分别分析了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和认知情态范畴中典型的英语情态动词意义并构建了叁个独立的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言者对一个动作发生的指令性态度的强度构建了道义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事物或环境要素内在产生的潜势的强度构建了动力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言者对所说话语的确定性的强度构建了认知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之后根据前面具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和非范畴化理论识解了英语情态的多义性;最后综合以上叁个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不同的语义事实度构建了一个整体的英语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第五章为应用部分,简要讨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关于情态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构建的英语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为结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本研究能够为英语情态语义表征的习得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消除情态多义性,避免语误;同时,也能够为外语教学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情态语义表征,更准确地习得目标语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张飚,徐健[4](2011)在《隐喻性语篇中语义连续统的认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性语篇是诗歌文学常用的语篇形式,是突破符号的组合规则、语义结构紧凑的连贯体。为了创造所指和能指之间的"远距",在编码过程中,采取特殊的语符序列和呼应形式,喻体分属不同语义场、或是同一语义场中的联想场的变异组合,在传递信息(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1年15期)
语义连续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词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词类,是人类认知和意识的重要载体。动词丰富的含义和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其成为语言习得的焦点和难点。动词属于开放语类词汇,是语言中概念内容系统的一种典型表征。就本研究而言,动词是用来描述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会世界中多样的场景的词类范畴,表示客观世界中事体的动作或存现状态,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一个动词。一直以来,不同学派的学者和语言学理论都对动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非限定动词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句中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因此又称为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和动名词。由于其灵活的形式和复杂的功能,非限定动词往往难以掌握。研究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表征特点和规律很有必要。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识解方式来分析英语不同的非限定动词形式的语义特征,试图找到他们的侧显属性和描述的相应情景。此外,本文通过分析可用作同一句子成分的非限定动词形式发现他们之间的语义级差,最终基于非限定动词的认知本质和语义特征建构一个统一的语义表征连续统。根据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同一情景产生不同意象的原因是由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四个参数决定的。基于这四个参数,本文选取五种主要的识解方式来对非限定动词进行认知描述,即视觉框架,详略度,心理扫描,主、客观性和注意力视窗。通过认知识解的方式,位于相同句法位置的非限定动词的语义级差得以显现。此连续统的基本原则取决于词类特性,也就是说非限定动词既具有名词属性又具有动词属性,因为非限定动词的本质原因,他们不表示时间关系,仅表征非时间关系。通过对英语非限定动词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动词不定式的主要功能在于表征未然事件,即将未发生过的特定具体的动作或事件压缩,通常指示说话人或主语的主观性行为,具有很强的动词属性。第二,动名词表征经常性发生的事件或某种习惯性动作,具有客观事实的意味,动名词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主要突显名词属性,与动词不定式分别位于连续统的两端。第叁,相比于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分词位于连续统的中间位置,侧显形容词或副词的属性居多,主要功能是修饰事体或关系。修饰事体时,他们侧显内在性质和状态;修饰关系时,他们表征一个情景的子事件或附属动作、状态,并起着提供背景信息的作用。第四,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非限定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侧显事体性和非时间关系,非谓语动词作为表征非时间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具有突出的压缩功能。它是描述一些事件之间关系的压缩表达法。我们通常都可以将非谓语动词表征形式还原成一个小句形式。非谓语动词是已然与未然,主动与被动,动态与静态关系的灵活,经济,机动的表征库,人们通常会按照参与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为恰当的形式来实现主事件与附属事件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非限定动词的多种用法反映了英语的灵活性和经济性。非限定动词形式表征谓语动词的附加动作,事件和情景,这两种类型动词的共现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和谐和统一。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方法及框架。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部分。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从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表征着手,借助于不同的识解手段对英语非限定动词的语义获取进行研究,归纳不同形式的非限定动词形式的语义差异及动因,并建构非限定动词语义表征的连续统。第五章总结全文的内容、主要发现及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连续统论文参考文献
[1].车心玉.英语垂直空间关系介词语义表征连续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张民.英语非限定动词语义表征连续统建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张馨元.英语情态语义表征连续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张飚,徐健.隐喻性语篇中语义连续统的认知分析[J].大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