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书敏(永清县第一中学,河北廊坊065600)
地理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教授对象,采取灵活多变的情境创设,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和充满知识的美。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设法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创设游戏情境,焕发学生主体精神
游戏的根本特征在自由,而创造源于自由。只有在自由中,人的思维的触角才能无限延伸、开拓。而儿童一旦沉浸在游戏情境的知识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知识的游戏会让他们乐此不疲,念念不忘。进行地理教学游戏,关键是学生要学会在游戏中运用地理知识决策。
例如,在教中国政区课时,首先用1课时读图,讲授我国行政区划的层次和省名及简称的由来。然后在中国政区图上逐一熟悉各省级行政区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和轮廓特征,布置好游戏的规则、内容和方法。
其次,是准备用具:大幅中国行政区填空图4张(可根据
投影片投影后自绘);纸牌4付,每付34张,分别写上我国各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最后,明确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一张填充图和一付纸牌。教师指派4名成绩较好而又公正的同学对调后去作各组的裁判,裁判的职责是洗牌、控时和计分。参赛同学是每组1人从前到后依次上去,要求每人在2分钟内将得到的牌分别放在填空图内适当位置,放错1处扣1分,个人满分34分,全组累计总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到知识,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层层设置疑问,创设思维情境
有疑设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任何人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青少年学生在这方面表现更为激烈,设计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索,释疑解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内容的疑点,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去想,通过启发、分析、比较、综合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大气环境保护”一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什么是酸雨,酸雨的成因是什么?我国酸雨属于什么类型,原因是什么?我国的酸雨分布在哪里,为什么?酸雨有什么危害,该怎样防治?等等。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教给了学生思维方法。
三、通过实验和教具,创设直观情境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验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实验和教具创设直观情境,帮助学生思维。例如,在“收听天气预报”一节,教学天气符号时,运用直观教具加强训练效果好。事先把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做成正方形卡片。在学生认识天气符号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其符号名称,并看谁说的又快又准,学生积极性特别高。通过这些直观教学活动,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问题便迎刃而解。
四、成立兴趣小组,创设发挥特长的情境
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环保小组、地理小报小组、地理小制作小组、工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调查小组、地理图片收集小组等。学生先是按照自己个人兴趣报名参加,然后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便于以后总结成果,撰写小论文)、动手能力强的(便于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差的(便于转变学困生生,促进课堂教学)学生编成一组,每组5人左右。学校几个地理教师分工合作,每人每学期负责2个地理兴趣小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各地理兴趣小组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段需要,加强对相应的兴趣小组成员进行地理活动方法的指导。这些小组成员将协助教师指导班里各小组的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设绘画情境,开拓学生想象空间
利用绘画,在教学上它可以帮助教师化繁为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从而为教与学之间架桥搭梁,地理教学中的绘画举足轻重。板图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能浓缩许多地理信息,隐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简易、正确、快速绘出地理板图,既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记忆,还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联系。
例如,在讲“中国的交通”一章中“全国主要铁路干线”,教师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看,繁杂的铁路图变得清晰易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讲中国地形时,教师把主要山脉用板图画出后,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我国的三种走向的主要山脉,又可以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这样寥寥几笔不仅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且更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总之,良好的情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勤于钻研和发现创新,一定能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