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溢价论文-郑治豪

股票溢价论文-郑治豪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票溢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创板,溢价,买方投资策略

股票溢价论文文献综述

郑治豪[1](2019)在《科创板股票溢价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观察科创板股票的交易数据,结合科创板股票挂牌政策进行对比与分析,确定了科创板股票价格存在的溢价效应,以及导致此溢价效应的因素。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确定了溢价因素对股票市盈率的影响方式,以及溢价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最终,立足于买方视角,确定了针对科创板股票的最佳投资策略。(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26期)

钟宇[2](2019)在《隐藏的股权结构溢价与股票指数加权方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股权分置现象,针对企业融资的研究大多以股权融资为主。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关注公司的股权构成及持股比例与公司决策、公司价值以及投资者的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针对该现象,探讨了由于股权结构变化带来的价格溢价以及应用于指数加权时的一些方法。(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08期)

贾盾,孙溪,郭瑞[3](2019)在《货币政策公告、政策不确定性及股票市场的预公告溢价效应——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周期性发布的货币政策相关公告为市场判断货币政策走向提供重要信息。较于实体经济反馈政策信息具有滞后性,股票市场是否在货币政策公告期内及时对政策消息做出反应,即存在公告效应?股票价格是否体现预期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2011-2017年A股市场数据,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在我国货币政策相关公告发布前后几日这一较短窗口区间内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股市指数在发布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公告前几天内会出现显着为正的风险溢价,而在指标发布后溢价并不显着,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货币政策相关公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本文发现,预公告溢价的产生并非由于市场提前预期到货币政策的走向,而是来源于投资者预先获得了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溢价补偿。本文进一步就防范系统性风险、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转变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刘喜和,王洁远[4](2019)在《溢价并购、商誉减值与股票收益率波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2014~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完成的288起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高溢价并购带来的高商誉是否提升了公司的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对个股股票收益率、行业股票收益率和创业板指数波动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高溢价并购对上市公司并未产生积极的经济协同效应;并购溢价率越高,经济协同效应越弱,引发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并购溢价率越高,个股股票收益波动率越大,对所处行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的传染效应越强;高溢价并购的公告越集中,对创业板指数波动的冲击力度也越大。因此,建立高溢价并购的事后追责制度,严惩上市公司并购的利益输送行为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万相昱,唐亮,王典典[5](2019)在《炒作型并购对股票溢价影响的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并购行为主体的动机特性,界定了炒作型并购和真实并购,从信息发布、交易时长、大宗交易数、内部人持股变动四个维度进行区分,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并购可能带来的市场效果。研究表明:增加并购期间利好信息的发布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格外的市场绩效,并购交易进行的时间越长,所能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没有明显证据表明,高低风险组获得的财富效应不同,但高低风险组的股票价格波动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表明炒作型并购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主要体现为管理层套利的目的,而非再融资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陈国进,张润泽,谢沛霖,赵向琴[6](2019)在《知情交易、信息不确定性与股票风险溢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PIN指标度量沪深300成分股的知情交易程度,并检验其定价效应及其与信息不确定性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 VPIN可以通过提高买卖价差影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并带来显着的横截面和时序上的风险溢价; 2) VPIN对风险溢价的解释能力优于信息不确定性因子,而信息不确定性对知情交易具有同向调节作用; 3)当对个股的信息不确定性、规模、动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控制后,VPIN的定价效果依然显着存在.与此同时,Fama-Macbeth分析结果还表明,VPIN与传统风险因子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也不是传统风险因子的替代变量; 4)在公司发布各类重大公告前都存在显着的异常风险溢价和异常交易量,而上述异常值可以被同步出现的异常VPIN值所解释.(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兆芹,张丹璐,杨荔,钟倩怡,李斌[7](2019)在《公司资本结构对股票风险溢价的影响——基于中国软件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股软件服务类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与股票风险溢价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改进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1],加入"公司资本结构"这一风险因子构造成四因子模型。利用我国2010年到2017年软件服务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通过OLS、WLS时间序列回归和Fama-MacBeth回归[2]对比,从定量的角度得出"公司资本结构对股票风险溢价有显着影响"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刘惠好,汪洁琼[8](2019)在《新叁板做市股票存在流动性溢价效应吗?——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平衡面板检测新叁板做市股票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的流动性溢价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在这叁年期间都有规模溢价效应,但市场在2015年、2016年和全样本期间无流动性溢价效应,仅在2017年存在该效应;进一步利用PVAR模型研究个股收益、个股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和股价波动间的关系,发现该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建议政府引入涨跌幅制度、打通转板通道和加强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工作。(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孙文奕[9](2019)在《中国波指的期限结构、风险溢价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2月9日,我国金融市场首支正式公布的期权产品——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50ETF期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股指期权市场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6月26日,上交所在上证50ETF期权真实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公布了中国的波动率指数iVX,从此我国波动率指数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从2018年2月22日开始,上交所暂停发布中国波指的数据。上交所停止发布中国波指,是因为中国波指并不如当初设想的有效,还是为了降低投资者对于市场的恐慌情绪,起到呵护市场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波指进行研究,判断其有效性,以验证其是否有继续公布下去的意义,并研究市场上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我国期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等基础部分进行介绍,对波动率指数的期限结构、波动率风险溢价以及波动率指数与股票市场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梳理。然后介绍了波动率指数的概念,着重说明了波动率指数的编制方法;同时介绍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的概念,以及如何从波动率指数中推倒出波动率风险溢价。接下来本文利用CBOE公布的编制VIX指数的方法计算了2015年6月26日至2019年1月25日的中国波动率指数,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利用波动率指数的编制原理得到中国波指的期限结构;之后本文利用上证50ETF的高频交易数据,计算时间跨度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9年1月25日股票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结合波动率指数的数据得到这段时间的波动率风险溢价。最后本文对波动率指数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本文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中国波指与上证50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即当股市陷入困境时中国波指趋于上涨;而当股市走强时,中国波指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波动率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恐慌心理,从波动率指数的期限结构来看,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够理性,未形成长期价值投资观念。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波动率风险溢价显着为负值,表示中国投资者对市场一直是厌恶的。此外,波动率指数的变动与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显着负相关,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越低,波动率指数的变化程度越大;而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越高,波动率指数的变化程度越小,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呈现非对称性。也就是说,当股票市场收益率下降时,波动率指数的值增长的更快,人们对于未来市场恐慌性更高,是典型的“慢牛快熊”现象。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继续公布中国波指的数据,加强投资者教育,并适时加快期权市场相关金融产品的推出。(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3-01)

郭建成,段全伟[10](2019)在《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溢价波动是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宏观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和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并截取2008年7月以来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发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03期)

股票溢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股权分置现象,针对企业融资的研究大多以股权融资为主。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关注公司的股权构成及持股比例与公司决策、公司价值以及投资者的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针对该现象,探讨了由于股权结构变化带来的价格溢价以及应用于指数加权时的一些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票溢价论文参考文献

[1].郑治豪.科创板股票溢价效应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

[2].钟宇.隐藏的股权结构溢价与股票指数加权方法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2019

[3].贾盾,孙溪,郭瑞.货币政策公告、政策不确定性及股票市场的预公告溢价效应——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9

[4].刘喜和,王洁远.溢价并购、商誉减值与股票收益率波动效应[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

[5].万相昱,唐亮,王典典.炒作型并购对股票溢价影响的量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

[6].陈国进,张润泽,谢沛霖,赵向琴.知情交易、信息不确定性与股票风险溢价[J].管理科学学报.2019

[7].张兆芹,张丹璐,杨荔,钟倩怡,李斌.公司资本结构对股票风险溢价的影响——基于中国软件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8].刘惠好,汪洁琼.新叁板做市股票存在流动性溢价效应吗?——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9].孙文奕.中国波指的期限结构、风险溢价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0].郭建成,段全伟.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9

标签:;  ;  ;  

股票溢价论文-郑治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