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测度论文-郭沛廷,李昊源

流失测度论文-郭沛廷,李昊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失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交易,税收流失,税收治理

流失测度论文文献综述

郭沛廷,李昊源[1](2017)在《网络交易税收流失测度及治理路径的现实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度与融合度不断提高,互联网交易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税收问题。以2004-2014年间的网络零售市场为例,采用"平均税负法"和"税收流失率"法估计了各年的税收流失规模;构建了网络交易的框架与流程图,并结合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网络交易税收治理路径。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字经济领域应当以"数据管税"的思维和具体措施来实现税收征管,而完善自然人纳税登记、构建"互联网交易的税收大数据平台"是实现"数据管税",彻底解决互联网交易税收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7年03期)

薛山[2](2013)在《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与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填海造地是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为城市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要素。填海造地会彻底改变海域的自然属性,因此,填海造地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海洋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社会经济是否可以实现陆海统筹发展。但目前在填海造地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缺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无法理顺、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现象,致使填海造地过程中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严重。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及交叉研究的方法,对填海造地过程中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进行研究,探讨对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的测度方法及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加强对填海造地活动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我国海洋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实现海洋资源的保值、增值,制定海洋资产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样,对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测度的研究,可以转变海域使用者及管理部门的海洋开发利用观念,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推动力。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撑下,运用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为全面、科学、合理的体现海洋资源的产权价值,本文提出了海洋资源发展权的概念,构建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即海洋资源产权价值包涵海洋资源收益权价值、海洋资源发展权价值和海洋资源环境权价值,进而建立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叁级增值模型。2、本文从产权权能的角度,分析了填海权与用海权的本质区别,即填海权具有产权权能中处置权的特征,从而在海洋资源管理实践中割裂了产权转移的连续性,造成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流失。3、本文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填海造地产权转移过程中的产权效率,一是无地方政府参与情况下产权转移的效率,二是有地方政府参与情况下产权转移的效率,通过对比发现,地方政府对推动填海造地方面具有“天然”的主动性,政府行为过度的干预市场行为会产生产权转移的效率损失。4、依据本文界定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构成,建立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的测度模型,同时给出了海洋资源还原利率的计算方法、海洋资源产权价值调整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青岛市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进行测度,验证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测度模型的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1)

汪成杰[3](2012)在《税收流失规模测度方法和税收流失防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流失问题是目前各国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对于公共财政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对政府对抗税收流失来说也会带来巨大的成本。由于其危害的严峻性被广泛的予以研究。目前,国内税收理论界的研究大体上遵循着国外的研究路线进行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学者对于税收流失的定量研究还没有给予太大重视。另外,现有的税收实务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税务系统内部及其相关单位的探讨。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税收流失也处于探索的阶段。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上述叁个问题作探索性研究,以讨论税收流失规模估计的方法为出发点,在总结和借鉴前人有关税收流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国内外各种税收流失的宏观测度方法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证探讨。税收流失的宏观测度方法是税收流失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地。对税收流失的关注一方面促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新兴领域——影子经济学,另一方面也为税收流失规模宏观测度提供大量实用工具。(2)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微观税收流失估计方法,并对其它已有的税收流失微观测度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这种方法的使用不但能估计税收流失的规模,还能对税收缺口的具体情况作出比较准确估计,从而为税务部门税收制度的调整和制定,税收工作计划的合理安排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然后,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全国重点税源数据和某市全行业数据进行了税收流失估计和税收流失分析。(3)本文指出了纳税评估指标方法的经济背景和统计学原理;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统计角度探讨了目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其科学验证、合理化指标评估中的统计分析程序和发展指标综合评估方法。(4)基于前文量化研究的成果对关税收流失的防治措施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刘勤[4](2009)在《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与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是海洋资源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要素,是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主要物质条件,其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海洋资源性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也影响着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缺陷引发的市场失灵、不合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海洋管理体制不完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低效配置、开发者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自然破坏因素等各种原因,致使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分析等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综合研究,探索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测度方法,并相应的提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为海洋管理部门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的监督和管理,严防资产流失,采取措施治理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海洋企业制定与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相关的海洋发展战略及海洋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实现海洋空间资源性资源的保值增值和海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海洋经济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机理与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以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研究,遏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为主线,从基于价值理论的价值流失测度、基于影响因素的连带性流失测度两个层面研究了流失测度方法,以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探讨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问题,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优化配置方法,为我国以后海洋空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指导。同时,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提出了流失治理的前提、保障、对策,为有效控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提供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诠释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相关概念,剖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机理与主要原因,指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与治理研究的重要意义。(2)在深入研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机理的基础上,论文从基于价值理论的价值流失测度、基于影响因素的连带性流失测度两个层面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通过青岛一浴海滩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与治理与以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为研究范围的连带性流失的实例分析,对相应的流失测度方法进行了应用,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工作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指导。(3)以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探讨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问题,指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优化配置方法,并进行了方法的应用研究,为有效遏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提供支持。(4)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提出了流失治理的前提、保障、对策,为我国以后海洋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5-01)

王淼,宋蔚[5](2008)在《海盐生产过程中流失的测度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盐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流失现象。通过建立模型,从自然条件与科技条件两类流失源分析测算了海盐生产过程中的流失量,并对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流失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袁栋[6](2008)在《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海洋渔业资源的国家之一,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国海洋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海洋渔业发展潜力有限,总量高增长性无法掩盖渔业资源质量下降、部分种群濒于灭绝的事实。这一切固然与环境、生态等自然因素有关,根源却在于渔业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有资源性资产,未遵循资产化模式进行界定与管理,产权虚置、管理弱化及资源价格调节机制的失效导致大量的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直接影响海洋渔业可持续性发展,动摇海洋事业的根基,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目前,缺乏科学、客观和系统的评估方法来测定这一流失程度,也没有一种可行的衡量尺度和标准,无法评价渔业资源性资产的流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范围,渔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有效治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流失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基于国内外海域、森林、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评价、国有资产流失评估、资产评估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尝试性地提出了国有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的方法与模型,并予以应用,以填补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定量化的空白。具体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理论上研究了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问题,补充和完善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的流失理论。2、界定了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内涵和外延,从资源利用方式角度将其划分为海洋捕捞资源性资产流失与海水养殖资源性资产流失。3、在论述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的方法与估价模型。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评估的基本思想为国家应获得的资产净价值与现已获得的资产价值的差额,前者由资本价值、生态价值、补偿价值和开发耗费成本四大模块构成。这一研究为海洋渔业资源资产化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从国家所有权角度,创立了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价值构成体系及其计量模型,并构建了海洋捕捞资产价值与海水养殖资产价值的分类指标体系,为渔业资源性资产价值的评估奠定了理论根基。5、创建了海洋捕捞资源性资产补偿相对水平的发展阶段系数理论及计算方法。海洋捕捞资源性资产补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国家不可能对所有损失价值一次性补偿,而应针对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承受能力补偿价值。海洋捕捞资源性资产补偿系数充分考虑到资源、经济、社会的因素,以国家(或某个区域)的捕捞产值和总GDP的比值(定义为贡献率)为基本参数,结合恩格尔系数和皮尔曲线来表达。避开了直接计算补偿实物价值的难题,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发展阶段捕捞资产补偿价值差异的难题。6、提出了海水养殖资源性资产补偿价值的评估标准及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估海水养殖资产的补偿价值,使其价值的判断更具可操作性。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系统计算了青岛市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值。运用租金法、替代成本法、阶段系数法等方法对海洋捕捞资源性资产流失价值进行评估,选取收益还原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测定海水养殖资源性资产流失价值,得出2004年青岛市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总流失量为209286.06万元,总价值221464.86万元,流失量约占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65%,占GDP的0.98%。国家已获得的所有权价值明显低于应享有价值,流失情况严重。研究表明,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评价涉及面广,评价指标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尽管如此,研究和评价其流失方法与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为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问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作为其他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价值评价与流失测评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01)

王淼,吕波,刘泮印[7](2007)在《中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渠道及测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的流失会动摇发展海洋事业的根基,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作为海洋资源性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问题。首先文章给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界定及其包含的资产类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所具有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指出了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因素。接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我国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渠道。针对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度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此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可以明确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从而能让我们提高警惕,采取措施治理流失。最后,文章从单位价值、数量和两者混合叁个方面说明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动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任勇[8](2003)在《军事人力资本的测度与军事人才流失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军事部门效用的角度出发,对军事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测度模型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人才流失给军事部门带来的负面效应;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军事人力资本测度体系,对军事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以实现军事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军事经济研究》期刊2003年05期)

金晓彤[9](2002)在《人力资本的测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才流动是社会和企业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才流动问题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从企业效用的角度出发,对西方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测度模型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主张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人力资本测度体系,对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02年01期)

[10](2000)在《第八章 人力资本的测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中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渐被人力资源管理所代替,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性资源,其功能和作用越来越显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的资产性质越来越认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当今的企业界普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了争夺人才和留住人才,各企业都在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调和人际关系,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深造机会,而这必然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支出。一旦人力资源本身依自己意愿而实现流动或转移,必然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投(本文来源于《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期刊2000-09-15)

流失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填海造地是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为城市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要素。填海造地会彻底改变海域的自然属性,因此,填海造地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海洋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社会经济是否可以实现陆海统筹发展。但目前在填海造地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缺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无法理顺、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现象,致使填海造地过程中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严重。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及交叉研究的方法,对填海造地过程中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进行研究,探讨对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的测度方法及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加强对填海造地活动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我国海洋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实现海洋资源的保值、增值,制定海洋资产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样,对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测度的研究,可以转变海域使用者及管理部门的海洋开发利用观念,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推动力。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撑下,运用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为全面、科学、合理的体现海洋资源的产权价值,本文提出了海洋资源发展权的概念,构建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即海洋资源产权价值包涵海洋资源收益权价值、海洋资源发展权价值和海洋资源环境权价值,进而建立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叁级增值模型。2、本文从产权权能的角度,分析了填海权与用海权的本质区别,即填海权具有产权权能中处置权的特征,从而在海洋资源管理实践中割裂了产权转移的连续性,造成海洋资源产权价值的流失。3、本文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填海造地产权转移过程中的产权效率,一是无地方政府参与情况下产权转移的效率,二是有地方政府参与情况下产权转移的效率,通过对比发现,地方政府对推动填海造地方面具有“天然”的主动性,政府行为过度的干预市场行为会产生产权转移的效率损失。4、依据本文界定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构成,建立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的测度模型,同时给出了海洋资源还原利率的计算方法、海洋资源产权价值调整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青岛市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进行测度,验证了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测度模型的可操作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失测度论文参考文献

[1].郭沛廷,李昊源.网络交易税收流失测度及治理路径的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2017

[2].薛山.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与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汪成杰.税收流失规模测度方法和税收流失防范研究[D].南京大学.2012

[4].刘勤.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与治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9

[5].王淼,宋蔚.海盐生产过程中流失的测度及改进措施[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

[6].袁栋.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王淼,吕波,刘泮印.中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渠道及测度方法[J].资源科学.2007

[8].任勇.军事人力资本的测度与军事人才流失的调控[J].军事经济研究.2003

[9].金晓彤.人力资本的测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10]..第八章人力资本的测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控[C].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2000

标签:;  ;  ;  

流失测度论文-郭沛廷,李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