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刘铁彪

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刘铁彪

导读:本文包含了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显微解剖,尸头,翼点入路

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文献综述

刘铁彪[1](2017)在《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模拟翼点入路对鞍区的四个手术间隙进行解剖,重点是对第二间隙进行显微观察和数据测量,阐述其与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的毗邻关系,对其在各个视角下内容所见,颈内动脉长轴与视神经长轴的夹角,还有对第二间隙各组成边长度进行了测量,为翼点入路第二间隙的手术提供资料。方法:7例(14侧)尸头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开颅。将标本固定于操作台头架,取后仰10°,侧曲30°,颧突置于体位的最高点。取额颞部弧形皮肤切口。切口自耳屏前1.0cm颧弓上缘0.5cm开始,并避开颞浅动脉主干,垂直颧弓向上达颞线,再弧形转向前,最后止于中线旁。切开头皮并游离向前翻转头皮。当分离到颞肌所在部位时,须紧贴颞肌固有筋膜表面进行分离,将位于其表面的浅筋膜连同帽状腱膜与头皮一起向颞下翻转,使颞浅筋膜下方的面神经颞支得到充分保护。颞部皮瓣游离到显露额骨颧突和颧弓上缘。颞肌固有筋膜于额骨颧突和颧弓上缘切开,颞肌附着处切开颞肌,保留肌瓣。剥离子从额骨颧突后方、颞窝前部开始剥离颞肌纤维,并向后牵拉颞肌,目的是充分显露颅骨。取电钻钻孔,第一孔位于额骨颧突,称为关键孔(keyhole),在顶骨冠状缝后钻第二孔,在颞骨鳞部取第叁孔,铣刀铣开形成骨瓣。咬除蝶骨嵴,使眶后壁与前颅窝底达到平齐的程度,术中可以减轻额叶的牵拉程度。弧形剪开硬膜翻向下固定。显微镜下分离侧裂池、颈动脉池、视交叉池、终板池,显微解剖视交叉前间隙(第I间隙),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第II间隙),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第III间隙),终板间隙(第IV间隙)。对鞍区四个手术间隙进行解剖,侧重点是对第二间隙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数据测量,对其在不同视角0°、30°、60°的所见进行了描述,对参与组成间隙的视神经、颈内动脉以及大脑前动脉A1段长度进行了测量,对颈内动脉长轴与视神经长轴的夹角进行了测量和统计。结果:视交叉前间隙(第I间隙)(图15),由左右两侧的视神经内侧缘及蝶骨平台后缘构成。经间隙I可看到的结构:对侧颈内动脉的内侧面、其上发出的眼动脉的起始段以及垂体上动脉(1~4支),紧贴鞍隔向后上内侧分布于视神经、视交叉下面和垂体柄,垂体柄、鞍膈,在鞍膈孔内有垂体柄和垂体上动脉通过,将视神经向同侧牵开,同侧的垂体上动脉及其分支可以充分显露。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第Ⅱ间隙)(图19),该间隙由视神经或视交叉外缘﹑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内侧缘和大脑前动脉A1段围绕组成。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形态、面积、构型是由颈内动脉分叉高低及颈内动脉是否迂曲决定的,同一边在不同视角下所见长度不同。内侧边(ab)在0°、30°、60°长度为6.0±2.2mm、7.2±2.0mm、7.9mm±2.3mm,外侧边(ac)在0°、30°、60°长度为6.3±2.0mm、7.5±2.1mm、8.0mm±2.2mm,底边(bc)在0°、30°、60°长度为4.3±2.1mm、3.2±1.8mm、2.7mm±2.0mm。内外侧边在不同视角下的夹角。0°:19.4±5.5°,30°:16.5±4.9°、60°:13.5±3.8°。30°视角下间隙面积最大。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第III间隙),由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外侧缘、颞叶基底部内侧缘、小脑幕缘构成。从此间隙内可见: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LM。把LM打开后可见BA分叉部和PCA。终板间隙(第IV间隙)。视交叉后缘、终板后缘、及双侧视束内侧缘构成此间隙。显微镜下可以观察:两侧大脑前动脉的A1段以及前交通动脉,还有heubner回返动脉及其穿支。结论:通过尸头模拟翼点入路开颅,发现翼点入路能在显微镜下清楚地显露鞍区四个手术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构。不同视角下显露结构、各间隙显露面积及间隙形态均不同。神经外科医生应该熟练的掌握四个间隙的显微解剖,使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铁彪,李春晖[2](2015)在《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视角下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显微解剖,不同角度下其内的重要结构的显示。方法 7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应用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60°)下对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进行观察。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多呈叁角形,随视角由0°~60°,间隙内容物发生改变,其中30°时,显露面积最大,结论在30°视角下颈内动脉间隙的可应用空间最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形态、面积、构型是由颈内动脉分叉高低及颈内动脉是否迂曲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44期)

张洪伟,李景荣,只达石[3](2010)在《经翼点入路术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解剖形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术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解剖形态,提高鞍区病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经Yasargil翼点人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施行鞍区肿瘤手术,数字影像采集系统收集手术图片,观察术前和术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形态变化,分别测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长、宽径与颈内动脉直径的比值,并进行术前、术中数据对比。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共分为叁角形、梭形和裂隙形,在术中不同形态所占比例可因肿瘤压迫解除而发生变化。与手术前比较,手术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长、宽径与颈内动脉直径的比值分别为2.58±0.86对1.08±0.87,1.28±0.52对0.49±0.48,术中测值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4,P=0.000;t=7.030,P=0.000)。结论了解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术中解剖形态变化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王中,孙晓欧,陈罡,周鹏,吴喻[4](2010)在《颈内动脉上间隙入路治疗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治疗的新手术入路.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8例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9-10)

张洪伟[5](2008)在《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病理解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也称Ⅱ间隙是鞍区手术最常用的手术间隙,大部分临床工作者对它的了解都缘于解剖学文献,而这些文献报道也大部分为对正常尸头的研究。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疾病所致,正常解剖结构有所改变,常影响临床医生的思维和操作。我们就是通过此项研究,加强大家对术中一些病理变化有些认识,开阔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抽取32例鞍区病变患者,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手术,借助6-25倍显微镜行鞍区病变手术,暴露Ⅱ间隙并经此手术,以数字影像采集系统保留手术录像并抓取图片,对术中解剖予以回顾性研究。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图片中Ⅱ间隙最长径与最宽径和颈内动脉直径的比例,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数据对比,研究Ⅱ间隙对手术的作用。同时回顾录像,对Ⅱ间隙所涉及结构变化进行总结,指导临床手术。结果:Ⅱ间隙分型为叁角形、梭形和不明显型。叁型术前比例为:叁角形(51.4%)、梭形(17.2%)、不明显型(31.4%);其中不明显型并不少见,而是占大约1/3。手术后部分Ⅱ间隙形态因肿瘤压迫解除叁种类型比例发生变化:叁角形(62.9%),梭形(22.9%),不明显型(14.2%)。Ⅱ间隙术中最大长径与最大宽径大部分较术前增大,Ⅱ间隙面积也较前增大。1例颅咽管瘤患者经Ⅰ间隙观察到对侧颈内动脉受肿瘤包裹推挤移向内下方,酷似后交通动脉。2例垂体瘤患者视交叉宽大扁平,经联合双侧Ⅱ间隙顺利切除肿瘤。1例眼动脉瘤磨除前床突后经Ⅱ间隙夹闭。手术中可以暴露垂体柄、后交通动脉、垂体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动眼神经,并加以保护。结论:Ⅱ间隙以叁角形居多,部分呈梭形,少数为不明显型。肿瘤推挤可使其形态改变,如间隙缩小或其他两型间隙变为不明显型,经手术可以恢复原状。通过手术牵拉,长径可扩大到1-3倍,而宽径可扩大到1.5-4倍,增大暴露范围。动脉瘤或动脉硬化者不宜牵拉。磨除前床突可以扩大Ⅱ间隙面积,以利于手术。若不能暴露清楚,宜采用分块切除,以防损伤Ⅱ间隙血管神经,及受压移位的颈内动脉。视交叉前置型尤其适宜经Ⅱ间隙手术,若视交叉扁平宽大可采取经双侧Ⅱ间隙联合手术。(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刘海岩,樊琪,苏略,董国军,高振平[6](2007)在《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临床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经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确定该手术间隙的界限、大小及不同视角下其内重要结构的显示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应用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45°、60°)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观测。结果: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大致呈叁角形,随视角由0°~60°,间隙内容物发生改变;外侧边长度为4~5mm,不同手术视角所测得的外侧边长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内侧边和底边不同视角所测得的长度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结论:在30°视角下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可应用空间最大,主要配合其他间隙完成手术,在此间隙操作时,对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细小分支和动眼神经应注意识别和保护,30°视角下,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显露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漆松涛,黄传平,陆云涛,潘军,樊俊[7](2007)在《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显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解剖及观察翼点入路中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形态与行程,为临床对该间隙的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解剖12具(24侧)已灌注的尸头,观察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穿通动脉的直径、走行和在前穿质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有穿通动脉均在朝向脑组织的一侧。8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存在穿通动脉。11侧大脑中动脉存在内侧豆纹动脉,行程短,进入前穿质时与其他穿通动脉存在重迭;4侧内侧豆纹动脉与A1段穿通动脉间存在吻合现象。24侧大脑中动脉恒定出现中间豆纹动脉以及外侧豆纹动脉。豆纹动脉绝大部分从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前段发出,但是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越早,分叉后发出的穿通动脉越多。22侧半球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进入前穿质时分支较多。当一支主干动脉上存在的穿通动脉较少时,穿通动脉直径则较大。结论颈内动脉上间隙可作为一个手术间隙,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主动离断部分内侧豆纹动脉及A1穿通支从而在该间隙取得一个较大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孙丕通,高宝山[8](2007)在《经颈内动脉海绵窦间隙入路行海绵窦动脉瘤显微手术28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动脉瘤(ICCAAns)的直接手术是极其困难的。随着海绵窦显微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ICCAAns 的直接手术在国外已屡见报道,国内少见报道。作者在研究海绵窦上壁及相关组织显微解剖的基础上于1992年9月至2004年12月对28例 ICCAAns 施行了开颅直接夹闭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04-01)

黄传平[9](2007)在《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解剖及观察翼点入路中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形态、构成与走行,同时观察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的穿通动脉在前穿质中的分布,为临床中对该间隙的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对12具(24侧)已灌注的尸头进行标准的翼点入路开颅,暴露外侧裂后上显微镜,在镜下分离外侧裂,测量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穿通动脉的直径,观察穿通动脉之间的关系和走行,游离后翻转进一步观察穿通动脉之间的关系和在前穿质的分布情况。并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归纳和统计。结果:所有的穿通动脉均发自主干动脉的背侧。8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存在穿通动脉。11侧大脑中动脉存在内侧豆纹动脉,行程短,进入前穿质时与其他穿通动脉存在重迭,4侧内侧豆纹动脉与A1段穿通动脉间存在吻合现象。24侧大脑中动脉均有中间豆纹动脉以及外侧豆纹动脉。豆纹动脉绝大部分从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前段发出,但是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越早,分叉后发出的穿通动脉越多。22侧半球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进入前穿质时分支较多。中间豆纹动脉、外侧豆纹动脉、颈内动脉分叉部穿通动脉、A1段穿通动脉均未见与其他穿通动脉间在前穿质中存在重迭。当一支主干动脉上存在的穿通动脉较少时,穿通动脉直径则较大。结论:颈内动脉上间隙可作为一个手术间隙,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主动离断部分内侧豆纹动脉在该间隙取得一个较大的空间。第二章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显微解剖研究目的:结合在尸头上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解剖特点,探讨在翼点入路中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过程中,颈内动脉上间隙在暴露及剥离肿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磁共振显示为大型鞍区肿瘤的31例患者在术中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结合第Ⅰ-Ⅳ间隙的方法分离并切除肿瘤,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变化及复查影像学结果。结果:11例存在颈内动脉分叉部的穿通动脉(35.5%)。15例存在内侧豆纹动脉(占48.4%)。25例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占80.6%)。由于肿瘤的膨胀性生长,常见鞍区的第Ⅰ、Ⅱ、Ⅲ间隙增大(与尸头及小肿瘤时比较),23例可见视神经受压变薄,与术前患者视力下降症状相符。颈内动脉上间隙均见不同程度增大。7例由于A1及分叉部穿通动脉、M1内侧豆纹动脉缺如形成自然手术间隙进行直接操作。24例颈内动脉上间隙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穿通动脉,17例需离断1-2支穿通动脉,最多不超过2支,且均为最靠近颈内动脉分又部的分支,直径≤0.3mm。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2例内囊前肢前下部有小片状脑梗塞。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30例术前视力下降者中,视力改善者23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较术前差者1例。一过性尿崩症16例,需长期药物替代治疗者4例。无手术死亡。颈内动脉上间隙可分成以下五型:Ⅰ型:自然间隙大,无穿通支。可进行手术操作。Ⅱ型:自然间隙大,穿通少。可以经过此间隙进行操作。Ⅲ型:自然间隙大,穿通支丰富。可通过主动离断1、2支A1穿通支或内侧豆纹动脉以耿得一定的操作空间。Ⅳ型:自然间隙小,无穿通支。可以通过松解蛛网膜束带对A1、M1的束缚,以取得较大的解剖间隙进行手术操作。V型:自然间隙小,穿通支丰富。此时不宜应用此间隙进行手术操作。结论: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时,可以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作为手术操作径路,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7-03-10)

刘宏毅,邹元杰,张岩松,常义,张锐[10](2006)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结构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侧尸体头上采用翼点入路观察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结构;并对磁共振诊断为大型垂体瘤7例及颅咽管瘤4例者,采取翼点入路、联合应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及颅底第1 ̄4间隙,行瘤内减压、逐步切除肿瘤。结果: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由大脑前动脉的A1段、大脑中动脉的M1段及前穿质围成,是一个狭小的组织间隙,内有Heubner等穿支动脉通过;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被瘤体扩大并可见肿瘤壁,经此间隙可分离、切除肿瘤上部,最终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3例。视力改善10例、失明1例。一过性尿崩5例、需要长期药物控制2例。结论: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应用可增加肿瘤上部的显露,有助于手术切除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视角下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显微解剖,不同角度下其内的重要结构的显示。方法 7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应用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60°)下对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进行观察。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多呈叁角形,随视角由0°~60°,间隙内容物发生改变,其中30°时,显露面积最大,结论在30°视角下颈内动脉间隙的可应用空间最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形态、面积、构型是由颈内动脉分叉高低及颈内动脉是否迂曲决定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参考文献

[1].刘铁彪.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解剖研究[D].河北大学.2017

[2].刘铁彪,李春晖.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解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3].张洪伟,李景荣,只达石.经翼点入路术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解剖形态观察[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

[4].王中,孙晓欧,陈罡,周鹏,吴喻.颈内动脉上间隙入路治疗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C].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5].张洪伟.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病理解剖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8

[6].刘海岩,樊琪,苏略,董国军,高振平.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临床解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7].漆松涛,黄传平,陆云涛,潘军,樊俊.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显微解剖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

[8].孙丕通,高宝山.经颈内动脉海绵窦间隙入路行海绵窦动脉瘤显微手术28例报告[C].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2007

[9].黄传平.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

[10].刘宏毅,邹元杰,张岩松,常义,张锐.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标签:;  ;  ;  ;  

颈内动脉上间隙论文-刘铁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