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效应论文-祝文达

行业效应论文-祝文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业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O决策,IPO行业效应,产品市场竞争,差异化策略

行业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祝文达[1](2018)在《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博弈的IPO决策与行业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微观层面探究IPO决策机理及其行业效应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对IPO决策问题和行业效应进行了解答,深入探究了其背后的产品市场动机及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这些研究已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在影响企业的IPO决策和行业效应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IPO决策及行业效应的现有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可以拓展的地方。第一,已有IPO行业效应的研究主要基于单期产品市场竞争构建静态博弈模型分析IPO对竞争对手的企业价值和市场份额的影响。而企业所处的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具有连续动态的特征,单期产品市场竞争模型不足以刻画企业实际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国内关于IPO行业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国内的研究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IPO对竞争对手的股票价格的影响,鲜有文献从产品市场竞争的视角展开对IPO行业效应的研究。第二,企业上市会披露产品市场的相关信息,如产品创新、利润、竞争策略等,这也会影响企业的上市决策。出于IPO信息披露的考虑,企业IPO有可能存在策略性等待上市行为。已有将企业IPO决策问题与产品市场竞争联系起来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IPO后获得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对企业的上市决策的影响,未考虑信息披露对IPO决策的影响和企业的策略性上市动机。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IPO收益和信息披露,将IPO决策问题置于多期或连续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下进行研究。第叁,国外已有关于IPO行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从短期的股票价格、市场份额及经营绩效方面检验IPO的行业效应,并认为竞争效应为IPO的主导效应。国内方面,学者们主要从股票价格方面研究我国的IPO行业效应,且取得的经验证据出现分歧,这可能是因为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较多所致。企业IPO会影响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选择,当IPO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时,IPO对竞争对手构成威胁时,竞争对手企业采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维持或提高现有的市场份额,然鲜有研究从IPO对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影响来展开对IPO行业效应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基于产品市场竞争构建博弈模型,将IPO竞争效应和IPO信息溢出效应纳入模型中分析,从单期产品竞争拓展至连续时间的产品市场竞争,逐步对IPO决策机理及IPO行业效应展开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现将本文所做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第一,本文基于单期产品市场竞争构建了两阶段的古诺竞争模型,引入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研究企业基于市场时机的IPO决策及其对竞争对手的企业价值和市场份额的影响,并分析了产品市场特征对这种影响的作用。基于该模型得到的结论,本文采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短期股票市场表现和长期经营绩效方面实证检验了我国的IPO行业竞争效应,并分析了产品市场特征对竞争效应的影响。第二,本文构建的单期产品市场竞争模型主要研究IPO策略性收益对IPO决策的影响,且是单期的决策模型。本文将IPO决策拓展至多期产品市场竞争博弈环境中,研究IPO的信息披露对IPO决策的影响和企业的多期上市决策。产品市场竞争使行业利润具有均值回复特性,本文假设行业利润服从均值不为零的均值回复过程,将企业上市的权利看成一个美式期权。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每期等待上市的期权价值和折现成本,得到了企业遵循的一个叁阶段博弈的对称均衡策略,并研究了多期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折现成本、行业利润外部冲击等对上市临界条件的影响。第叁,本文进一步将多期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拓展至连续的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基于动态产品市场竞争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同时将IPO竞争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纳入模型中分析IPO对竞争对手企业的稳态均衡价值影响,并分别得到了竞争效应占优和信息溢出效应占优的临界条件。为检验我国IPO的外部主导效应,本文采用动态结构化方法估计模型隐含参数,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方面研究我国IPO的主导效应是竞争效应还是信息溢出效应。第四,权衡IPO收益和信息溢出成本的IPO更能拟合企业的实际决策环境,本文基于动态产品市场竞争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两阶段对IPO企业进行动态估值,研究企业面临提升盈利能力的技术冲击时,企业权衡IPO收益和信息溢出成本的IPO决策,并分析了企业的市场份额、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追赶时间等对IPO决策的影响。由于IPO技术信息溢出具有正外部性,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企业IPO后行业帕累托改进的条件,也就是IPO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是影响IPO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会基于IPO策略性收益选择上市;技术创新企业的IPO决策会权衡产品市场先动优势和信息溢出成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竞争对手努力追赶IPO企业的技术创新,IPO企业的技术信息溢出缩短竞争对手企业的技术追赶时间,引致行业帕累托改进。实证研究发现,我国IPO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企业IPO对竞争对手的股票价格、长期经营业绩、市场份额造成负向冲击。IPO企业对竞争对手构成威胁,为了维持或提高已有的市场份额,企业采用差异化程度更高的产品市场竞争策略,这提高了市场份额利润转化率,促进了产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研究IPO决策机理及其对竞争对手的经营业绩和产品市场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影响,对于发挥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尽管这一问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鲜有学术研究将产品市场竞争、IPO决策及其对竞争对手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这叁者联系起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关联。本文基于动态产品市场竞争对我国IPO决策机理及其对竞争对手影响的研究,有益的补充了现有IPO决策理论和IPO行业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9-01)

胡志强,汪可芯[2](2018)在《IPO行业效应的分解——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新视角研究IPO的行业效应。构建了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IPO行业效应即竞争效应和关注效应进行定量分解,实证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IPO竞争效应略强于IPO关注效应。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比了不同行业和不同时期IPO行业效应的分布规律,发现在我国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和商业中IPO关注效应占主导地位,公用事业、工业和综合(农林牧渔)行业中IPO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累积,我国A股市场IPO关注效应逐渐增强,IPO竞争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利用行业效应分解结果探究了IPO行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IPO竞争效应与上市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正相关,IPO关注效应与IPO事件所受关注程度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9期)

焦一凡[3](2018)在《丑闻事件的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的“魏泽西事件”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不仅对百度进行了彻底的搜查,也对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审查,2017年发生的“红黄蓝虐童事件”使得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不仅对“红黄蓝”幼儿园进行调查,也对其他幼儿园产生了质疑。这说明一个丑闻事件的曝光影响的很可能不仅仅是事发者本身,更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在上市公司中,具体体现为丑闻不仅仅引起事发企业股票价格的显着下跌,也很有可能使得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的股票价格产生异常波动。那这种波动对于非事发企业会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呢?一方面,一家企业的丑闻曝光可能使得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整个行业都产生怀疑,即产生传染效应,另一方面,单个企业的丑闻曝光给其竞争对手创造了发展契机,投资者可能会转而投资其他企业,即存在竞争效应。这两个效应哪个更强呢?不同性质的丑闻、不同性质的企业是否会对该问题有不一样的影响呢?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好奇,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本文基于对已有文献的学习和梳理,分别从企业的相对地位和绝对地位、丑闻事件的责任归属、伤亡人数、企业的透明度以及国有控制强度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相应的假设。然后使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了非事发企业在事件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最后根据提出的假设,搜集并处理相应的数据,并得出结论,进一步给企业管理者和投资大众提供了一定的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关注到这个研究中的空缺,丰富了丑闻事件和行业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为更多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思路;第二是将企业的地位的概念和其所受的传染效应或竞争效应联系起来,对该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也丰富了企业市场地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第叁,还从丑闻性质和企业性质等方面对该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演绎和实证检验,更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了本论题。本文存在的不足有:首先,尽管已经按照权威研究的方法尽可能剔除了干扰因素,但仍然不可避免使得结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在分析企业有没有受到传染效应或竞争效应时,由于数据样本较大,所以没能逐个分析其超额收益的原因是否一定是丑闻事件所引起的;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丑闻事件行业效应的因素可以继续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22)

符松健[4](2018)在《我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向来重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传统的货币政策为总量型经济政策,但在现实中,货币政策通过作用于利率、汇率、信贷规模、资产价格等指标,间接地影响了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深入研究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的内在规律,有利于增强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货币政策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转变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及行业效应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论文选取8个行业,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从信贷规模、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四个传导变量角度,分析2001年1季度到2017年2季度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结构性影响。主要发现:一、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着的行业效应;二、VAR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主要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挥效果;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主要通过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主要通过第一产业和第叁产业发挥作用;叁、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行业微观属性的角度理解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定量分析表明:行业资产规模及财务杠杆是造成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两个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发现,本文对信贷规模增速、利率工具、汇率工具、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结构如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写作背景、意义、创新点及文献回顾;第二章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行业效应理论分析;第叁章为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实证分析;第四章为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原因的实证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饶育蕾,袁玫,鲍玮[5](2017)在《期铜价格对相关股价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实体效应与行业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宗商品表现出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价格波动对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通过构建叁种铜价敏感度指标,实证检验铜价对公司股价的冲击是直接来源于公司利润变动引起的实体效应还是来源于投资者对行业预期改变引发的行业效应。研究发现:实体效应与行业效应均可解释相关股价随期铜价变动的现象。这表明,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宗商品,其宏观金融属性已对相关行业以及整个股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9期)

杨默如,叶慕青[6](2016)在《“营改增”对先行试点行业效应如何?——基于分地区分行业试点上市公司税负与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最早纳入"营改增"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基于企业视角"营改增"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从改革带来的整体税负变动及对企业绩效影响两个角度分行业分析。结果表明,"营改增"初期企业整体税负并未加重;改革未对交通运输业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但对部分现代服务业有较显着的负效应。应推进"营改增"全面试点、加快增值税立法并辅之财税综合改革以促进税制完善。(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韩瑞栋[7](2016)在《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行业效应与企业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利润率在长期具有平均化的趋势,但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存在持续和显着的利润率差异。企业利润率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效率的反映,但非效率因素造成的利润率差异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资源要素流动及企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外部行业背景因素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形成机制则能够折射出企业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竞争优势,通过对我国企业利润率差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和判断,可以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企业利润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相关理论,从行业效应和企业效应两个方面构建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分析框架。首先通过梳理企业利润率趋同和异化的一般机理,分析行业异质性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对企业利润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其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等统计资料,利用度量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概念,测算工业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间利润率差异,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状况,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工业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的相关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企业利润率决定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过程,对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来源进行分解,得到各因素对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的贡献程度,进而分析和判断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来源,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企业效应,影响企业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融资能力、所有制结构、非生产性支出等因素构成企业效应的主要来源,而反映企业资源异质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企业规模、无形资源和销售渠道对利润率差异的贡献度较低;行业效应中市场需求和行政壁垒因素对利润率差异形成的贡献高于行业市场结构因素,行业异质性受行政干预影响较大。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许多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不同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差异较大而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异质性资源的研发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应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建设和企业内部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着手,改善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公平的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资源获取成本、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等途径,纠正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机制上的扭曲,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6-05-10)

都新英[8](2016)在《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测算及行业效应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商贸流通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第叁产业的重要产业。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商贸流通量和规模都大幅度增加,也慢慢地成为了我国服务行业的主导。本文对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和测算,同时论述了其重要的扩散和带动作用,对其后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陆勇,常琼琼[9](2015)在《“营改增”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2012年实行的"营改增"试点使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税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试点公司及同业竞争对手公司价值发生变化。文章着重探讨"营改增"对同业竞争对手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探讨试点公司竞争对手股票市场"平均异常回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营改增"将在试点行业引发"竞争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因"营改增"引发的竞争效应比交通运输业更加显着。研究认为,实行"营改增"能够促进试点行业发展,实现预期的税收改革目标。(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5年18期)

刘静超[10](2015)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面临软着陆,集中体现在我国各行业的盈利增长率走低及行业可持续性受到干扰。为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政府常采用宏观调控加以引导,其中,货币政策因实施简便、针对性强、市场反应灵敏、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效应”较小等优势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受到青睐。然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却出现了行业间的不对称状况,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对影响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行业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各行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系数,将25个行业分成四个组,最后基于马尔可夫区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从不同的组别选两组来具体分析,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和钢铁业,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文章认为要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强化对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性效应的量化研究,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出更多具有“精确滴灌”效果的“定制式”货币政策。(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7)

行业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新视角研究IPO的行业效应。构建了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IPO行业效应即竞争效应和关注效应进行定量分解,实证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IPO竞争效应略强于IPO关注效应。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比了不同行业和不同时期IPO行业效应的分布规律,发现在我国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和商业中IPO关注效应占主导地位,公用事业、工业和综合(农林牧渔)行业中IPO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累积,我国A股市场IPO关注效应逐渐增强,IPO竞争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利用行业效应分解结果探究了IPO行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IPO竞争效应与上市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正相关,IPO关注效应与IPO事件所受关注程度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业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祝文达.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博弈的IPO决策与行业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8

[2].胡志强,汪可芯.IPO行业效应的分解——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新视角[J].经济问题.2018

[3].焦一凡.丑闻事件的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4].符松健.我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饶育蕾,袁玫,鲍玮.期铜价格对相关股价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实体效应与行业效应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

[6].杨默如,叶慕青.“营改增”对先行试点行业效应如何?——基于分地区分行业试点上市公司税负与绩效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韩瑞栋.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行业效应与企业效应[D].山西财经大学.2016

[8].都新英.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测算及行业效应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

[9].陆勇,常琼琼.“营改增”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15

[10].刘静超.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行业效应论文-祝文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