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吴东升

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吴东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综合勘察,桩基设计

岩溶发育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吴东升[1](2019)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桥梁桩基础的勘察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安永和大桥工程为载体,提出岩溶强烈发育地区一体化综合勘察方法,查明复杂岩溶情况;提出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设计方法,对桩基础形式合理选型,根据溶洞顶板的稳定性合理确定岩溶发育地区桩基的持力层及嵌岩深度,提出设计对策,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为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桥梁高质量、高水准地建成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建造其他类似桥梁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2期)

肖攀,彭轲,李雪平,吴丽清[2](2019)在《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以咸宁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迭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3期)

赵毅斌,黄旭娟,黄迅[3](2019)在《新余鹳巢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水富集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余鹳巢地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南西侧。通过对该区域内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水富集规律进行研究,掌握了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分析岩溶富集规律及断裂储水构造,对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规划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蒙彦,郑小战,雷明堂,李卓骏,贾龙[4](2019)在《珠叁角地区岩溶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地层岩性与岩溶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钻探资料,系统总结出珠叁角地区的岩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珠叁角地区的岩溶分布可分为3个条带,形成发育分为3个阶段,分别受地质构造、古水文网和地下水控制。岩溶横向发育规律受地质构造和岩石化学性质综合控制,岩石化学性质为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地质构造为地下水提供通道,起主导作用;区内强岩溶发育带集中分布在石炭系的壶天组和石磴子组中,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工程建设选址应重点评价。岩溶纵向发育分为4层,最深可达标高400 m以下,其中标高-35~-80 m为岩溶极强发育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尽量避让,而标高-35 m以上和-100 m以下岩溶发育较弱,在适当采取工程措施后,较适宜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5期)

胡洲[5](2019)在《探讨基于不同岩溶发育地区不同的勘察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施工期间,经常遇到岩溶等特殊地质环境,做好岩溶发育地区的勘察工作对于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勘察期间,要针对不同岩溶发育地区的具体状况,选取可行、合理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方法。本文首先对岩溶勘察技术与手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岩溶发育地区不同的勘察技术。(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李慧娟,金小刚,涂婧,魏瑞均,李海涛[6](2019)在《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和完成的武汉市1∶5万岩溶塌陷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武汉市岩溶发育的形态及规模、不同岩溶条带、不同构造条件、不同地层、不同埋深和不同地貌七个方面,分别系统总结了武汉市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的特征。区内岩溶总体中等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孔以及小规模溶洞;在水平方向上存在5个走向NWW—SEE、各自相对独立的碳酸盐岩条带,其中白沙洲条带岩溶最为发育,在垂直方向上浅层溶蚀发育;各地层的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P2q> T1d> C2h+d> T1-2j;在褶皱核部或转折端、断层带附近、长江一级阶地、山前补给局部地区等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地带和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岩溶发育相对强烈。结论可为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基础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丁琛[7](2019)在《从化区良口镇石岭地区岩溶发育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石岭地区发生多出地面塌陷,而该地区岩溶研究程度较为薄弱,没有系统的阐述岩溶发育规律。本次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项目平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勘查+钻孔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地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本地区岩溶埋藏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和裸露型岩溶均有发育,其发育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特征等因素控制,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8期)

宋磊[8](2019)在《丰都县某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丰都县澜天湖地区岩溶发育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澜天湖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发育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柱子向斜为岩溶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澜天湖地区碳酸盐广泛分布,为岩溶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③丰富的降雨和冰雪融水,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岩溶发育具有两大特点:线性,继承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苏丽薇[9](2019)在《广州从化鳌头帽子岭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面稳定性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广州从化鳌头帽子岭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岩溶发育特征,同时,根据区内岩溶发育强度、物探、覆盖层厚等地质环境因素,对研究区进行地面稳定性分区,并提出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建议。(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11期)

王晓华[10](2019)在《强发育岩溶地区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发育岩溶地区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技术。该施工方法安全高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为以后强岩溶发育地区桩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迭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东升.岩溶强烈发育地区桥梁桩基础的勘察和设计[J].公路.2019

[2].肖攀,彭轲,李雪平,吴丽清.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以咸宁地区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赵毅斌,黄旭娟,黄迅.新余鹳巢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水富集规律研究[J].江西科学.2019

[4].蒙彦,郑小战,雷明堂,李卓骏,贾龙.珠叁角地区岩溶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J].中国岩溶.2019

[5].胡洲.探讨基于不同岩溶发育地区不同的勘察技术[J].低碳世界.2019

[6].李慧娟,金小刚,涂婧,魏瑞均,李海涛.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

[7].丁琛.从化区良口镇石岭地区岩溶发育规律[J].当代旅游.2019

[8].宋磊.丰都县某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J].四川地质学报.2019

[9].苏丽薇.广州从化鳌头帽子岭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面稳定性分区研究[J].珠江水运.2019

[10].王晓华.强发育岩溶地区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9

标签:;  ;  ;  ;  

岩溶发育地区论文-吴东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