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级危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庭医生,糖尿病足,护理,风险分级管理
分级危险论文文献综述
金开春,王海兵,罗林华,陈雷,杨云波[1](2019)在《家庭医生团队结合分级诊疗在社区糖尿病足危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结合分级诊疗在社区糖尿病足危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莞市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中心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为社区居民构建完善的健康管理档案,实施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及指导,并在家庭医生团队中加强社区护士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足溃疡的发生情况、足部风险分级情况、下肢动脉血供及足部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有8例患者发生糖尿病足1级溃疡,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评分比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踝肱指数得分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后患者的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55.4±7.5)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结合分级诊疗的实施有助于缓解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改善周围血管病变,同时提高患者的足部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心电图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任采月,张盛箭[2](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影像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样。目前认为GIST无论大小,均具有恶性潜能,GIST危险度分级是评估术前、术后是否进行靶向治疗的主要标准。因此,治疗前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及危险度分级对于GIST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GIST危险度分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肿瘤影像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学丽,董韩,刘德林,邵华[3](2019)在《糖尿病足患者Wanger分级及抗生素用药频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足患者Wanger分级及抗生素用药频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429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患者年龄、相关生化指标、抗生素使用相关情况、病原菌培养及多药耐药情况、基础合并疾病、糖尿病足Wanger分级以及出院时溃疡预后情况等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筛选出28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血清白蛋白(P<0.01)、糖尿病病程(P<0.05)、双下肢血流动力学评估情况(P<0.01)为糖尿病足Wanger分级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合并肾脏疾病(P<0.05)、血清白蛋白(P<0.01)为抗生素用药频度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相对小、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糖尿病病程长、双下肢血流动力学评估情况差的患者足病Wanger分级更高;而年龄相对小、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未合并肾脏疾病的糖尿病足患者抗生素用药频度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姚玉娟,常玉涛[4](2019)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自动分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工园区作为一个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将造成事故的连锁反应,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工,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无法计量。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可以让监控更有的放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法律,从源头控制安全事故。(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0期)
闫文超[5](2019)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病理确诊的4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征象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低危险度17例(极低危+低危)、中危险度9例、高危险度17例。不同危险度患者间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坏死、溃疡、是否转移的CT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0.05);生长方式、钙化、腹腔积液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螺旋CT征象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颜久印,马建锋[6](2019)在《基于风险评价在危险废物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液体或其他形态的废物。危害性比较大、危害种类多是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合理控制,否则会严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指的对目标安全性进行分析,从而估计其可能会引发的风险以及会造成的后果,将风险评价与危险废物分级管理进行结合应用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质量将有明显提升。本文主要对基于风险评价在危险废物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期通过对风险评价的分析,为我国风险废物的分级管理质量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9期)
B.W.Tobriner,M.Buda,J.K.Hoang,W.D.Middleton,D.Thayer[7](2019)在《运用AI修订甲状腺结节的ACR TI-RADS危险分级:诊断准确性和实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分层系统通常很复杂,且受到低特异性的影响。有必要对该系统不断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活检。目的采用人工智能(AI)优化美国放射学院(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任国强,单秀红[8](2019)在《CT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性,为间质瘤危险度术前评估分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间质瘤CT影像表现,对病变的CT特征与其不同危险度之间进行四格表对照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17例为低度危险性,7例为中度危险性,13例为高度危险性。发生于胃的间质瘤,低、中危型居多,低危型病变一般≤5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坏死面积<50%,坏死不与胃肠道相通。中危型病变多数为形态规则的肿块,通常直径介于2~5 cm之间,边界一般较清楚,坏死面积一般介于50%~75%,CT征象对于判断低危和中危的间质瘤有一定难度.发生于小肠的间质瘤高危型居多,病变一般>5 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坏死大于75%,如发现转移,属于高危征象。结论 CT检查可大致评估术前间质瘤的危险度,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刘永廷[9](2019)在《让家庭暴力危险评估和分级预防制度发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议以受害人为中心,各相关单位接报或发现家庭暴力案件后,用家庭暴力危险评估量表进行危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措施,分级预防。对于中高危险等级的家庭暴力案件当事人,多机构高效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6月28日,山东阳信县检察(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7-03)
栾明亚,徐永红,齐兴四,陈浩,毛涛[10](2019)在《不同危险分级胃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危险分级胃间质瘤(GISTs)的超声内镜(EUS)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EUS检查、并经病理明确诊断为胃GISTs病人142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及EUS特征,总结不同危险分级胃GISTs的EUS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42例胃GISTs中,71例位于胃底(50.0%),60例位于胃体(42.3%),11例位于胃窦(7.7%)。胃GISTs直径为0.50~8.00cm,平均(2.42±1.63)cm。根据术后病理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分为高危组10例(7.0%)、中危组15例(10.6%)、低危组47例(33.1%)、极低危组70例(49.3%)。138例(97.0%)起源于固有肌层,1例起源于黏膜肌层(0.7%),3例起源于黏膜下层(2.0%)。85例表现为回声不均(59.9%),32例存在液化表现(22.5%),18例存在钙化(12.7%),13例病变表面溃疡形成(9.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危险分级组肿瘤大小(F=7.872,P<0.01)、起源层次(χ~2=14.994,P<0.05)、回声异质性(χ~2=21.472,P<0.01)、边界不清(χ~2=9.970,P<0.05)、表面溃疡(χ~2=21.352,P<0.01)、液化(χ~2=23.388,P<0.01)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钙化、小叶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低危、极低危归类为低危组,中危、高危分级归类为较高危险分级GISTs,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US下病变回声不均匀(OR=5.07,95%CI=2.42~10.62,P<0.01)、边界不规则(OR=6.80,95%CI=1.46~31.6,P<0.05)、存在液化(OR=7.80,95%CI=2.79~21.79,P<0.01)的GISTs为较高危险分级的风险增加。结论 EUS显示内部回声不均、液化、边界不规则的胃GISTs病人病理较高危险分级的概率增加。(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分级危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样。目前认为GIST无论大小,均具有恶性潜能,GIST危险度分级是评估术前、术后是否进行靶向治疗的主要标准。因此,治疗前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及危险度分级对于GIST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GIST危险度分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级危险论文参考文献
[1].金开春,王海兵,罗林华,陈雷,杨云波.家庭医生团队结合分级诊疗在社区糖尿病足危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
[2].任采月,张盛箭.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影像技术研究进展[J].肿瘤影像学.2019
[3].张学丽,董韩,刘德林,邵华.糖尿病足患者Wanger分级及抗生素用药频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姚玉娟,常玉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自动分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化工管理.2019
[5].闫文超.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颜久印,马建锋.基于风险评价在危险废物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7].B.W.Tobriner,M.Buda,J.K.Hoang,W.D.Middleton,D.Thayer.运用AI修订甲状腺结节的ACRTI-RADS危险分级:诊断准确性和实用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8].任国强,单秀红.CT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9].刘永廷.让家庭暴力危险评估和分级预防制度发挥作用[N].中国妇女报.2019
[10].栾明亚,徐永红,齐兴四,陈浩,毛涛.不同危险分级胃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征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