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ultrashort wave treatment accompanied with pharmaco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论文文献综述)
洪志明[1](2016)在《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前痛定方治疗经临床表型分类系统(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有效性、安全性。并通过复制Ⅲ型CP动物模型,观察前痛定方对动物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前痛定方干预Ⅲ型CP疼痛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所在。方法: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经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120例Ⅲ型CP疼痛患者按其就诊先后顺序,根据区组随机化方法分配到治疗组(G1,n=40)、对照1组(G2,n=40)、对照2组(G3,n=40),G1组口服前痛定方(组成: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5g、甘草5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橘核15g、乌药15g、桃仁5g、红花5g、车前子15g、黄柏10g),水煎服,临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论治灵活化载,若气郁甚见胸胁胀痛,加香附20g,郁金20g以增强解郁止痛;若气郁蕴热见心胸烦热,加栀子10g,淡豆豉5g宣泄郁热;气虚见神疲气短,加黄芪30g,炒白术15g以健脾益气;若寒痛明显,橘核换成荔枝核30g,乌药重用30g,加干姜5g,口服2次/d,连续用药30天。G2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次,每日一次,连续用药30天。G3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前痛定方,连续用药30天。治疗前、后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前列腺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环氧化酶2(COX-2)水平,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情况。动物实验:80只6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150g左右)适应性饲养7天后,采取区组随机化法分为4组:正常组(A组,n=20)、假造模组(B组,n=20)、前痛定组(C组,n=20)、蒸馏水组(D组,n=20)。A组正常饲养;B组采用前列腺腹侧叶注射生理盐水0.1ml假造模,C组、D组前列腺腹侧叶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造模CP。手术后第5天开始,A组、B组、D组蒸馏水1ml/100g灌胃;C组前痛定方溶液1ml/100g灌胃,每天一次。所有大鼠一周称量一次体重,并随之改变灌胃药量。分别于手术后第5天、第11天、第18天、34天,每组抓出5只,采用热辐射刺激仪(50W,12V)发出直径5mm光斑照射大鼠足底,测定大鼠反射潜伏期(TWL);脱臼处死后打开腹腔,取出大鼠肝、肾、前列腺;纵行剖开椎管,取出L5-S2段脊髓。预冷的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去除血液后,肝、肾、前列腺左腹侧叶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全自动脱水,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镜检。前列腺右腹侧叶及L5-S2段脊髓剪碎,装入1.5ml无菌离心管,液氮速冻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P模型大鼠L5-S2段脊髓IBA-1 mRNA、p38MAP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5-S2段脊髓p38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CP模型大鼠脊髓、前列腺中P物质(SP)、TNF-α、COX-2 的水平。结果:临床研究:共有120名患者接受了本临床研究,G1组5例、G2组6例、G3组5例患者因中途自行接受其他治疗而退出,其余104名均顺利完成试验。研究前,三组间年龄构成、病程、CPSI总分、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IL-10、COX-2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三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研究后,组内比较,三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COX-2水平均较研究前降低,IL-10水平较研究前升高,其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①G1、G3组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评分、TNF-α、COX-2水平均较G2组降低,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较G2组升高,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1组与G3组所有指标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1组(n=40)总有效率87.50%(治愈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G2组(n=40)总有效率62.50%(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G3组(n=40)总有效率95.00%(治愈6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3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G2组,④研究过程中,G1组出现腹胀2例,腹泻1例,轻度瘙痒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0.00%;G2组出现胃脘不适3例,头晕1例,轻度瘙痒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2.50%;G3组出现腹胀1例,胃脘不适4例,头晕1例,总不良情况发生率15.00%,未发现其他重大不良事件,所有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在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不良情况均消失。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经比较,卡方值=0.4627,P=0.7935>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所有SD大鼠均顺利完成研究,①解剖过程中肉眼观察各组肝脏、肾脏大体形态正常,包膜完整,色泽鲜红,均未见明显坏死、出血点、肿大等,亦未扪及质地有明显的变化。光镜下见所有组别肝脏及肾脏大致正常。②TWL值:A组、B组之间所有时间段TWL值,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5天,C组、D组TWL值较A、B组明显缩短,其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TWL值逐渐延长,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4天时,TWL值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第34天TWL值稍有上升,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直接观察:A组、B组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红润有光泽,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C组,手术后第5天,可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明显,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较第5天各有所减轻,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34天,已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D组,手术后第5天、第11天可见所有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明显,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第18天,大鼠前列腺腹侧叶水肿、充血较前各有所减轻,未见局部坏死;手术后低34天,已未见明显水肿、充血以及坏死等。④光镜下观察:A组、B组见所有大鼠前列腺组织结构正常,腺体分布排列正常,腺腔内多有粉红色分泌物,间质内无水肿,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C组手术后第5天,前列腺腺体结构破坏,腺腔扩张,多数腺腔内可见组织细胞、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变性坏死组织等,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及腺体内灶状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较第5天明显消退,间质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34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消退,腺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排列较整齐,腔内有少量粉红色分泌物,间质有少量炎症细胞散在分布。D组手术后第5天、第11天,前列腺腺体结构破坏,腺腔扩张,多数腺腔内可见组织细胞、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变性坏死组织等,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及腺体内灶状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18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较第5天有所消退,间质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呈片状分布;手术后第34天,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消退,腺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排列较整齐,腔内有少量粉红色分泌物,间质有少量炎症细胞散在分布。⑤A组、B组之间所有时间段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所有组别、所有时间段内L5-S2段脊髓内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经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手术后第5天,C组、D组L5-S2段脊髓内IBA-1 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升高,与A、B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C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降低,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较,其差异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4天时,L5-S2段脊髓内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SP、TNF-α、COX-2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⑨D组手术后第11天、第18天、第34天L5-S2段脊髓、前列腺内 IBA-1mRNA、p38MAPK mRNA、pp38MAPK蛋白、SP、TNF-α、COX-2 的表达水平,与手术后第 5 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34天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第5天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后第34天前列腺内SP、TNF-α的水平,与A、B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前痛定方能显着降低经UPOINT分类属于T表型的Ⅲ型CP疼痛患者的CPSI、疼痛症状评分、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改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疼痛反应过程中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其安全性良好。动物实验表明:①前列腺腹侧叶注射FCA复制CP模型成功。②CP模型大鼠对于前列腺炎症具有自愈性。③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跟支配前列腺的L5-S2段脊髓发生继发病变、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有关。④前痛定方对CP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抗炎、止痛效果。⑤前痛定方可以通过降低CP模型大鼠前列腺内部炎性细胞因子比如SP、TNF-α、C0X-2的水平,间接地减弱L5-S2段脊髓内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信号转导、抑制小角质细胞的活化,从而降低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发挥抗炎、止痛作用。⑥前痛定方还可以直接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内p38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地降低L5-S2段脊髓内SP、TNF-α、COX-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继而发挥抗炎止痛作用。
张文广,王伟,蒋一平,毕勇洁[2](2015)在《激光加超短波、心理疗法多靶点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激光加超短波、心理疗法多靶点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1例,仅采用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31例,在应用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显效率达到90.3%,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显效率58.1%,经SPSS 16.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激光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着,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杨彦林,岳中瑾[3](2014)在《物理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任何单一的方法或药物治疗都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物理医学的发展,各种物理治疗方法被运用到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当中,由于其能有效缓解症状,且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张梅,郇滕,姜春晓[5](2009)在《不同剂量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超短波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同剂量的超短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有无差别鲜见报道。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采用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进行疗效观察,探讨不同剂量的超短波对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陈国宏[6](2007)在《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骨盆生殖区的疼痛和排尿异常,其病因及㎜研究显示,CPP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免疫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前列通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治疗CPPS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显示,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在CPPS患者的前列腺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EPS)中明显升高,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组织损伤、炎症和局部感染等使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产生增多,继而诱导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基因表达,COX-2的产生迅速增多,促使细胞产生大量的PGE2,高浓度的PGE2又能抑制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分泌和调节疼痛的功能。应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治疗CPPS可明显减轻疼痛。我们推测前列通瘀汤可能是通过降低PGE2而对CPPS产生治疗作用。本课题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前列通瘀汤对PGE2等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揭示其治疗CPPS的可能机制。目的本课题采用免疫佐剂法制作实验性CPPS大鼠模型,观察前列通瘀汤对实验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评价其疗效;以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前列通瘀汤对致痛因子PGE2,及与之密切相关的IL-1β、COX-2和β-EP的影响,探讨前列通瘀汤治疗CPPS的可能机理,并总结其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有效的中药及方剂提供思路。方法取3月龄180-220g雄性Wistar种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52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同种系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方法,复制实验性CPPS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将实验组大鼠分为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前列通瘀汤大、中、小剂量组五组。前列通瘀汤大、中、小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32、16、8g生药/kg。塞来昔布组给药剂量为0.04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于相同剂量的蒸馏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0d。第30天将各组大鼠称重后脱颈处死。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用ELISA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匀浆IL-1β、COX-2、PGE2、β-EP的含量。结果①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现为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其前列腺腺体普遍与周围组织粘连,腺体呈暗红色或棕黄色,质稍硬,或有明显的硬结。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间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上皮破坏、萎缩及脱落,前列腺管壁的增生或破坏。对前列腺病理切片的分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造模成功。②前列通瘀汤大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前列腺上皮组织恢复正常,管壁结构完整,间质水肿消失。前列通瘀汤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对实验大鼠前列腺组织结构的破坏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作用较轻。病理分级统计结果显示:前列通瘀汤大、中、小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列通瘀汤小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前列通瘀汤大、中、小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PGE2及IL-1β、COX-2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β-EP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其中前列通瘀汤大剂量组与塞来昔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采用自身免疫反应所造成的CPPS动物模型,其病理改变与临床的病理改变最为接近,发病机理也与人的发病较为符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的造模方式。②前列通瘀汤能够减轻或消除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改善其组织结构的破坏,抗纤维化,对前列腺组织起到明显保护作用。③前列通瘀汤能够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PGE2及IL-1β、COX-2的水平,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的程度,减轻盆腔生殖区域的疼痛;并能升高β-EP的水平,使局部抑制疼痛的作用加强。研究表明,前列通瘀汤对CPP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前列通瘀汤能调节前列腺组织的细胞因子含量,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对前列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密切相关。
具滋珉[7](2006)在《前列泌尿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以排尿症状和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约占泌尿男科门诊的33%。CP中90%~95%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认为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尿液返流、自身免疫反应、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心理因素等有关,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的范畴,其病位在精室,涉及肾和膀胱,与肝、脾、心、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其病机要点为湿热、瘀血、肾虚,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湿热下注证合并气滞血瘀证。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中药直肠给药能够较好地改善其症状,取得一定的效果,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严格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以前列安栓为对照药,观察前列泌尿栓治疗CPPS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率及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变化值,评价治疗效果。本试验共纳入48例,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在年龄、体重、身高、病程的分布上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用药4周试验组有效率58.33%,对照组有效率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前列泌尿栓可以明显减少中医证候总评分和NIH-CPSI评分,均优于前列安栓(P<0.05)。两组前列腺液中WBC及卵磷脂小体评分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认为前列泌尿栓能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临床试验初步表明:前列泌尿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祛瘀散结之功效,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制剂。
岳瑞珍[8](2021)在《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Aβ转运代谢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Aβ1-42诱导的AD模型大鼠为对象,用艾灸的方法,观察艾灸热敏与否对AD模型大鼠认知行为、海马神经元的形态、Aβ代谢转运酶的影响,探讨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雄性SD大鼠为对象,适应3d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其余予以Aβ1-42进行诱导来造模。AD模型建立方法:使用3%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进行麻醉,麻醉后剃除其位于颅顶部位的毛发以便后续进一步手术,再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脑部,并用碘伏对大鼠的伤口消毒,将其皮下肌肉组织与皮毛分离后,用洁净的干棉球拭去其残留血迹,将其颅骨中线及前囟暴露。参照包新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侧脑室注射位点以前囟为基点,后移0.8mm,中线旁开1.2mm,以牙科钻钻开颅骨,用10μL微量注射器自脑表面垂直向下进针4 mm,回针1mm,预留一定的注射空间,左右两侧分别缓慢注入5μL的Aβ1-42(含5μg Aβ1-42),5min内注射完毕,注射后留针5min以保证溶液充分弥散后缓慢撤针。手术尾声时以骨蜡密封手术所造成的骨窗,并随即以青霉素在其局部进行喷洒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最终将事先分离的皮肤进行缝合。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手术过程内,接受手术的大鼠体温应当保持在36.5-37.5℃的恒定范围之内。通过水迷宫实验进一步筛选出造模成功的AD模型大鼠,并将其分为AD模型组(C组),阳性对照组(G组),其余大鼠给予艾灸治疗。艾灸组每天艾灸1次,每次艾灸40分钟;阳性对照组每天给予药物1次;治疗共持续28天。根据艾灸热敏程度自然分为艾灸热敏组(D组)、艾灸不热敏组(E组)、艾灸迟发热敏组(F组)。艾灸热敏组(D组):艾灸治疗过程中平均尾温升高>1℃;在采取艾灸手段对AD模型大鼠进行治疗之前,按照实验大鼠腧穴图谱中的定位,事先将大鼠“大椎”穴处的毛发剃去。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将艾条(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规格:直径1cm,长12cm,)垂直悬空于“大椎”穴约3 cm的高处予以温和灸,1次/日,每次持续灸40min,共28天。同时将室温控制于25±2℃的恒定温度。艾灸开始前,大鼠被置于特制鼠笼中安静30分钟。用医用红外额温计(调为物温模式)分别在艾灸准备开始前及艾灸开始后每5分钟测量一次大鼠中段的尾温,直至第40分钟,艾灸结束。大鼠尾温为同一时间点3次测量的平均温度。艾灸不热敏组(E组):艾灸治疗过程中平均尾温升高≤1℃;操作步骤与艾灸热敏组相同。艾灸迟发热敏组(F组):艾灸治疗过程中前7天平均尾温升高≤1℃,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平均尾温升高>1℃;操作步骤与艾灸热敏组相同。阳性对照组(G组):给予模型大鼠多奈哌齐0.5mg/kg/d腹腔注射。在28d疗程结束后,以水迷宫法对每组大鼠的行为学展开观测。并采取HE组织切片染色法对每组大鼠海马区的神经元形态与排列情况进行观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α-分泌酶、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对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IDE、NEP、ECE-1、ACE2、LPL、Apo E、LRP1、RAGE和RAP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研究结果1.水迷宫法观测结果: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第六天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时间占比均无显着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热敏组第1~5d的逃避潜伏期降低明显,第六天水迷宫穿越次、平台象限时间占比均显着升高,结果同阳性对照组;艾灸不热敏组与艾灸迟发热敏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艾灸迟发热敏组大鼠水迷宫第六天水迷宫穿越次数与平台象限时间占比显着性升高,艾灸不热敏组大鼠水迷宫平台象限时间占比显着升高。与艾灸不热敏组比较,艾灸热敏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第六天水迷宫穿越次数和平台象限时间占比均显着性升高,而艾灸迟发热敏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改变,第六天水迷宫穿越次数和平台象限时间占比均显着性升高。2.HE组织切片染色法观测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及其胶质细胞未出现异常现象且其排列均匀整齐,细胞质丰富,无间质出血,无坏死。而AD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出现严重损伤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其神经元细胞的排列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紊乱,且其细胞形态出现严重的肿胀及变形,同时神经元大量丢失,严重者出现神经元大量死亡,并伴随有部分细胞核出现溶解、固缩的现象。与AD模型组大鼠相比,进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脑组织损伤出现减轻的现象,其中艾灸热敏组和阳性对照组减轻明显,脑组织形态较正常,无炎细胞浸润,排列整齐;迟发热敏组的细胞紊乱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也有所减轻;艾灸不热敏组无明显改善。HE半定量评分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热敏组、艾灸迟发热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HE半定量评分显着下降,艾灸不热敏组大鼠脑组织HE半定量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艾灸不热敏组比较,艾灸热敏组和艾灸迟发热敏组大鼠脑组织HE半定量评分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艾灸热敏组优于艾灸迟发热敏组。3.ELISA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α-分泌酶、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热敏组、艾灸迟发热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α-分泌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艾灸不热敏组α-分泌酶无升高,β-分泌酶、γ-分泌酶无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艾灸不热敏组比较,艾灸热敏组α-分泌酶的含量明显升高,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明显降低;艾灸迟发热敏组β-分泌酶含量明显降低,γ-分泌酶含量下降无统计学意义。4.WB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假手术组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NEP、IDE、ECE-1、ACE2、LPL、Apo E、LRP1、RAGE和RA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显着变化,而模型组中IDE、NEP、ECE-1、Apo E、ACE2和LRP1蛋白表达下降明显,RAGE和RA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现出显着的升高现象。而与此同时,LPL蛋白表达水平并无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较之于AD模型组大鼠,艾灸热敏组、艾灸迟发热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NEP、IDE、ECE-1、ACE2、Apo E和LRP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现出显着的升高现象,且海马组织中RAP、和RAGE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艾灸不热敏组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NEP、ECE-1、ACE2、LPL、Apo E、LRP1和RA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显着变化,IDE表达显着升高,RAGE表达显着降低。与艾灸不热敏组比较,艾灸热敏组和艾灸迟发热敏组NEP、ECE-1、ACE2、Apo E、L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RAP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RAGE蛋白表达下降不明显,艾灸热敏组IDE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艾灸迟发热敏组IDE蛋白表达升高不明显。结论1.热敏灸干预能够提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2.热敏灸干预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排列结构和形态有关。3.热敏灸干预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升高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α-分泌酶的含量,降低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从而使Aβ沉积减少有关。4.热敏灸干预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与其调节Aβ转运代谢相关蛋白有关。
梁栋[9](2020)在《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痰饮流注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饮流注型膝关节滑膜炎(Knee Joint Synovitis,KS)的临床疗效,并且总结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和特点,为此种治疗方法的广泛开展以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门诊的痰饮流注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联合治疗组、膝痛膏方组、穴位贴敷组(内膝眼)。治疗过程中分别脱落6、2、7例,共计完成45例,其中联合治疗组14例,膝痛膏方组18例,穴位贴敷组13例。疗程均为14天:①联合治疗组:予膝痛膏方口服,每日三次,并联合穴位贴敷,每日一次;②膝痛膏方组:予膝痛膏方口服,每日三次;③穴位贴敷组:予穴位贴敷,每日一次。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浮髌试验评分,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针对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提示组间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疼痛评分:治疗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VAS评分方面,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1)。进行两两比较,提示联合治疗组与膝痛膏方组比较,P=0.000<0.01,有统计学差异,且联合治疗组评分低,说明联合治疗对VAS评分的改善较膝痛膏方组改善更显着。联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组比较,P=0.001<0.01,有统计学差异,且联合治疗组评分低,说明联合治疗对VAS评分的改善较穴位贴敷组改善更显着。膝痛膏方组与穴位贴敷组无统计学差异(P=0.99>0.05)。3:WOMAC评分:采用差值比较法:联合治疗组与膝痛膏方组比较,=0.02<0.05,有统计学差异,且联合治疗组评分差值绝对值大,说明联合治疗对WOMAC评分的改善较膝痛膏方组改善更显着。联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组比较,P=0.011<0.05,有统计学差异,且联合治疗组评分差值绝对值大,说明联合治疗对WOMAC评分的改善较穴位贴敷组改善更显着。膝痛膏方组与穴位贴敷组无统计学差异(P=0.716>0.05)。4:浮髌试验分级:治疗两周后,联合治疗组、膝痛膏方组、穴位贴敷组I级占有率分别为71.4%、44.4%、61.5%。单纯比较I级占有率,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穴位贴敷组优于膝痛膏方组。结论: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较单一使用膝痛膏方或穴位贴敷治疗痰饮流注型膝关节滑膜炎,能更为有效降低VAS、WOMAC评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较单一使用膝痛膏方或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更优,而且此三种治疗方法都可有效缓解膝关节肿胀程度。意义:为临床治疗痰饮流注型膝关节滑膜炎提供更为有效、简便、廉价的治疗方法。
王金[10](2020)在《“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学称之为“露肩风”、“肩凝症”,现代医学又称其为冻结肩”、“粘连性关节囊炎”,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肩周炎是因局部软组织退变、劳损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病程长者可见肌肉粘连、萎缩。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SD大鼠肩周炎模型,以针刀为干预手段,并设立电针组对照,运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肩部肌肉、肌腱、关节囊内的炎性、疼痛及瘢痕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探究“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机理,为针刀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方案和实验依据。方法选用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针灸组、针刀组各10只。采用持续牵拉劳损运动大鼠前肢加冰敷的方法制备大鼠肩周炎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不干预,针刀组行针刀治疗,电针组行电针治疗,各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33天后取材。分别采用旷场实验结合直接观察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取患侧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进行HE染色,取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Iβ、PGE2及MMP-1含量。观察“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对肩周炎模型大鼠上述炎性、疼痛及瘢痕因子的影响,揭示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机理。实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行为学:旷场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路程明显缩短,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与针刀组大鼠总活动路程组间对比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网屏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与模型组大鼠悬吊时间明显缩短,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与针刀组大鼠悬吊时间增加,组间对比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直接观察中发现,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都呈现出病态。针刀组、电针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无显着差别。2组织形态学:正常大鼠肩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的肌纤维呈线形或微波浪形,平行排列;胶原纤维较均匀、整齐地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可见少量毛细血管束,少见炎性细胞。而肩周炎模型大鼠肩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结构破坏,肌纤维扭曲,排列杂乱,呈波浪状;肌核明显增加、分布不均;胶原纤维排列杂乱;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和针刀干预后,肩周炎模型大鼠肌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及胶原纤维结构未受明显破坏。3.PGE2水平、IL-1β水平、MMP-1水平:模型组大鼠肌组织PGE2水平、IL-1β水平、MM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与针刀组大鼠肌组织PGE2水平、IL-1β水平、MMP-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大鼠,组间对比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刀组大鼠肌组织PGE2水平、IL-1β水平、MMP-1水平均低于电针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针刀松解可以显着提高肩周炎模型大鼠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2针刀松解有抑制肩周炎模型大鼠肌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瘢痕增生的作用,减少肌组织的粘连;3针刀松解可以降低肩周炎模型大鼠肌组织PGE2、IL-1β、MMP-1的表达,减少慢性劳损导致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害。
二、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ultrashort wave treatment accompanied with pharmaco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ultrashort wave treatment accompanied with pharmaco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论文提纲范文)
(1)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Ⅲ型CP疼痛的西医研究现状 |
一、Ⅲ型CP定义和分类 |
二、流行病学调查 |
三、Ⅲ型CP的症状 |
四、Ⅲ型CP疼痛的病因病机 |
五、Ⅲ型CP疼痛的治疗 |
六、小结 |
第二节 Ⅲ型CP疼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 |
一、Ⅲ型CP疼痛的病因病机 |
二、Ⅲ型CP疼痛的治则与中医辨证论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随机化原则 |
四、样本含量估算 |
五、治疗方法 |
六、观测指标 |
七、临床疗效(CPSI)判定标准 |
八、脱落标准 |
九、统计学方法 |
十、伦理审查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组间均衡性分析 |
二、疗效评价 |
三、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
四、随访 |
五、脱落病例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方案 |
一、实验动物 |
二、药物和主要试剂 |
三、主要仪器及设备 |
四、动物分组及造模 |
五、热辐射痛阈测定 |
六、取材与制样 |
七、检测技术 |
八、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判读标准 |
九、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结论 |
一、安全性指标 |
二、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TWL值的比较 |
三、大鼠前列腺结构光镜变化情况 |
四、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IBA-1mRNA、p38MAPK mRNA表达的比较 |
五、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 |
六、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脊髓、前列腺中SP、TNF-α、COX-2的水平 |
七、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一、UPOINT表型分类系统在CP诊疗中的作用 |
二、前痛定方的组方原理和现代药理学证据 |
三、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炎症因子与Ⅲ型CP疼痛的关系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 |
附录3: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 |
附录4: UPOINT表型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参考表》 |
附录7: 动物实验技术路线 |
附录8: Leica ASP300型全自动脱水机相关程序 |
附录9: 不同组别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
附录10: 不同组别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
附录11: 不同组别大鼠前列腺组织学改变(X10倍物镜) |
附录12: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激光加超短波、心理疗法多靶点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2 治疗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
2 结果 |
3 讨论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
1 理论研究 |
2 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研究 |
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 |
5 慢性前列腺炎的针灸治疗及研究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慢性前列腺炎的概念与分类 |
2 Ⅲ型前列腺炎的诊断分型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4 治疗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现状 |
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理研究 |
2 CPPS 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
3 中医药治疗CPPS 的实验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理论研究 |
CPPS 的中医学认识及前列通瘀汤的药理学分析 |
1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学认识的历史源流 |
2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认识的发展 |
3 前列通瘀汤的组方特点 |
4 前列通瘀汤的现代药理作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CPPS 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CPPS 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课题结论 |
课题创新性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前列泌尿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研究现状 |
综述二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西医研究进展 |
前列泌尿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Aβ转运代谢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
1.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 |
2.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 |
3.阿尔茨海默病的针灸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
1.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 |
2.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及致病机理 |
3.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
4.阿尔茨海默病的西医治疗 |
第三节 热敏灸研究现状 |
1.热敏灸理论研究现状 |
2.热敏灸基础研究现状 |
3.热敏灸临床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水迷宫测定造模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水迷宫测定AD大鼠造模结果 |
第二节 热敏灸对Aβ_(1-42)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形态学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小结 |
第四节 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α-分泌酶、β-分泌酶、γ-分泌酶含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小结 |
第五节 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中Aβ代谢及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 |
2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3 艾灸时间的选择依据 |
4 穴位的选择依据 |
5 热敏灸干预AD模型大鼠Aβ转运代谢的机制探讨 |
6 不同组别之间治疗结果的差异及分析 |
7 影响实验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
8 本研究的创新性 |
9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痰饮流注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膝关节滑膜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的治疗现状 |
2 传统医学研究 |
2.1 传统医学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认识 |
2.2 传统医学的治疗思路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章 研究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治疗方法 |
3 注意事项 |
4 过敏处理 |
5 疗程及观察指标 |
6 效果评价方法 |
6.1 浮髌试验分级 |
6.2 疼痛程度评分(VAS) (见附录1) |
6.3 WOMAC评分(见附录2) |
7 安全性评价 |
8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基线资料 |
2 疗效指标 |
2.1 治疗前指标分析 |
2.2 治疗后指标分析 |
2.3 治疗前后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对VAS评分的影响 |
1.2 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对WOMAC评分的影响 |
1.3 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对浮髌试验的影响 |
2 课题主方及意义 |
2.1 膝痛膏方主方及意义 |
2.2 穴位贴敷主方及选穴意义 |
3 导师学术思想 |
3.1 气血平调,标本兼顾 |
3.2 疏肝补肾,首重先天 |
3.3 顾护脾胃,亦重后天 |
3.4 动静结合,修身养性 |
3.5 注重内外共治 |
4 不足与展望 |
4.1 实验设计 |
4.2 药味加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肩周炎的病因病理研究概述 |
1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与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与研究 |
3 针刀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与研究 |
综述二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述 |
1 肩周炎临床表现与疗效评定标准 |
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3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4 针刀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 |
综述三肩周炎的实验研究概述 |
1 动物模型 |
2 机制研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对肩周炎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对肩周炎模型大鼠局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对肩周炎模型大鼠肌肉匀浆PGE2、IL-1β、MMP-1 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肩周炎患者夜间疼痛加重的原因 |
2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机制 |
3 针刀整体松解术设计的必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ultrashort wave treatment accompanied with pharmaco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论文参考文献)
- [1]前痛定方对CP疼痛及模型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 洪志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2]激光加超短波、心理疗法多靶点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临床研究[J]. 张文广,王伟,蒋一平,毕勇洁. 中国疗养医学, 2015(02)
- [3]物理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J]. 杨彦林,岳中瑾.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4(05)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不同剂量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J]. 张梅,郇滕,姜春晓.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07)
- [6]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 陈国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前列泌尿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 具滋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热敏灸对AD模型大鼠Aβ转运代谢功能的研究[D]. 岳瑞珍.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膝痛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痰饮流注型)临床疗效观察[D]. 梁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 王金.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