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元件论文-林哲祺,刘书田,乔赫廷

压电驱动元件论文-林哲祺,刘书田,乔赫廷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电驱动元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拓扑优化,压电作动器,RAMP,拓扑描述函数

压电驱动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林哲祺,刘书田,乔赫廷[1](2011)在《考虑压电驱动元件布局的作动器拓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中常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作动器以满足一定的驱动要求。本文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以压电材料为驱动的作动器。通过拓扑描述方法和RAMP(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材料插值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建立了压电驱动元件布局与柔性机构构型协同设计的优化模型;以电压的作用下作动器在某一方向的输出位移最大为目标,设计压电驱动元件的最优布局以及与之相连接柔性机构的最优拓扑构型。文中算例的成功实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允[2](2008)在《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元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元件采用交叉指形电极取代普通的平面电极,此电极同时为制备过程的中极化电极和工作电极,使极化方向和工作主方向一致,使用了较大的压电常数d33或e33,所以与普通电极压电驱动器相比,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在主方向上的应变和应力可以提高很多。而且电极形式的革新,使得压电驱动器在驱动平面内具有正交各向异性的优良特性。交叉指形电极和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相结合改善了纯陶瓷压电元件脆性大的缺点使之具有较高的韧性,扩展了压电驱动器的应用范围。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和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电场分布及材料、结构参数的改变对其驱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的极化工艺,总结出最佳极化电压、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为:1.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和本构关系。2.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及其在压电驱动器分析中的理论及应用,给出了应用ANSYS分析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一般步骤。3.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交叉指形电极关键尺寸、压电陶瓷材料参数对纯陶瓷压电驱动器电场分布以及驱动性能影响,并与N.Hagood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电极及两相结构关键尺寸、聚合物相的材料常数对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驱动性能的影响。5.实验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的极化工艺,对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并测量一定电压下的自由变形量值,确定最佳极化条件。(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8-12-01)

张志刚,谢丹,刘志弘,朱均[3](2004)在《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压电陶瓷材料,例如锆钛酸铅,被广泛用于各种驱动器和传感器,进而设计应用到许多应用领域,压电喷墨打印头、压电驱动马达及微机械系统等。压电喷墨驱动器利用逆压(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04-10-14)

压电驱动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元件采用交叉指形电极取代普通的平面电极,此电极同时为制备过程的中极化电极和工作电极,使极化方向和工作主方向一致,使用了较大的压电常数d33或e33,所以与普通电极压电驱动器相比,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在主方向上的应变和应力可以提高很多。而且电极形式的革新,使得压电驱动器在驱动平面内具有正交各向异性的优良特性。交叉指形电极和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相结合改善了纯陶瓷压电元件脆性大的缺点使之具有较高的韧性,扩展了压电驱动器的应用范围。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和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电场分布及材料、结构参数的改变对其驱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的极化工艺,总结出最佳极化电压、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为:1.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和本构关系。2.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及其在压电驱动器分析中的理论及应用,给出了应用ANSYS分析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一般步骤。3.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交叉指形电极关键尺寸、压电陶瓷材料参数对纯陶瓷压电驱动器电场分布以及驱动性能影响,并与N.Hagood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电极及两相结构关键尺寸、聚合物相的材料常数对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驱动性能的影响。5.实验研究了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纯陶瓷元件的极化工艺,对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并测量一定电压下的自由变形量值,确定最佳极化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电驱动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1].林哲祺,刘书田,乔赫廷.考虑压电驱动元件布局的作动器拓扑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11

[2].李允.交叉指形电极压电驱动元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3].张志刚,谢丹,刘志弘,朱均.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及其表征[C].第十叁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04

标签:;  ;  ;  ;  

压电驱动元件论文-林哲祺,刘书田,乔赫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