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邓俊超,罗冲,朱小石,张熔,张渝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邓俊超,罗冲,朱小石,张熔,张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佛司可林,TLR4,STAT3通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氧化应激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邓俊超,罗冲,朱小石,张熔,张渝[1](2019)在《佛司可林通过TLR4/STAT3通路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氧自由基水平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佛司可林(Forskolin,FS)通过TLR4/STAT3通路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氧(HIBD)自由基水平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5只7日龄SD大鼠15只/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佛司可林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其中模型组和模型加药组采用Rice-Vannucci方法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只做创伤不作处理。术后第1天模型加药组大鼠分别接受不同剂量剂量的佛司可林腹腔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量的生理盐水,1次/d注射7 d。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和凋亡TUNEL染色进行脑组织病理学分析;商业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免疫组化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脑组织中STAT3、TLR4、NF-κB p65、TNF-α、cleaved-caspase-3/9的表达。通过尾静脉注射0.4 mg/kg脂多糖(LPS)激活TLR4通路后,再注射佛司可林分析对HIBD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TLR4/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佛司可林治疗后,大鼠的脑组织损伤显着改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同时脑组织液中MDA和LDH的水平明显降低,SOD含量显着上升,ICAM-1的表达和炎症因子IL-6、IL-8、IL-1β的释放明显受到抑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佛司可林剂量增加,p-STAT3、TLR4、p-p65和TNF-α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佛司可林能够抑制LSP激活TLR4通路后p-STAT3、TLR4、pp65和TNF-α的表达,降低脑组织中IL-6的释放,提升SOD的水平含量(P<0.05)。结论佛司可林能够通过TLR4/STAT3通路改善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和抑制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牛佳媛,吴子怡,薛杭,李星樾,李畅[2](2019)在《七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中BDNF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 d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每组各10只。制备新生大鼠HIBI模型;七氟醚组给予HIBI模型大鼠七氟醚后处理,吸入含2%七氟醚的湿化混合气体(2 L/min) 30 min;干预后第28天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运动活动度及焦虑情绪变化;29~34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运动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数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七氟醚组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 <0.05),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均P <0.01)。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以改善新生大鼠HIBI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贾文姬,陈浩伦,张晓丽娜,朱文静,李璠[3](2019)在《灯盏乙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小胶质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灯盏乙素是否能通过MAPKs信号通路调节新生大鼠HIBD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实验采用7 d龄新生SD大鼠,将其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HIBD+灯盏乙素组。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HIBD后6 h、12 h、24 h、3 d、7 d MAPKs信号通路: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李秀红,吴文萍,何禹锋,陈秋和,谢华浩[4](2019)在《EPO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nestin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IHBD)新生大鼠海马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d龄SD大鼠22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IHBD组(n=6)和EPO组(n=6)。对IHBD组和EPO组动物实施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术,并于术后2h将其放置在自制缺氧舱内,连续缺氧2h。假手术组仅在术中分离左侧颈总动脉而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EPO组于造模完成后即刻,24、48h按1 000U/kg剂量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nestin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IHBD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nestin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HBD组比较,EPO组大鼠海马病理改变明显减轻,nestin阳性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rhEPO可促进IHBD新生大鼠海马nestin阳性表达,从而促进新生大鼠IHBD后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14期)

刘卫华[5](2019)在《叶黄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叶黄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原代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1.取新生4日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D组、Lutein组,待其7日龄时构建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体内模型。采用干湿重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水肿程度;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组织梗死体积;采用自主活动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2.采用HE染色实验、TUNEL染色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叶黄素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3.从新生24 h内的SD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OGD组、Lutein组,培养至第7天构建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采用MTT实验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的生存率;采用LDH释放比实验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间LDH释放量。4.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的核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核蛋白NeuN的表达情况。结果1.叶黄素可显着减轻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水肿程度、减小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梗死体积;叶黄素显着提高新生大鼠HIBD后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2.叶黄素可显着减轻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中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的凋亡。叶黄素可显着增加新生大鼠HIBD后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euN蛋白的表达,上调p-PI3K、p-Akt蛋白的表达,下调p-GSK-3β的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l的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Bad的表达。3.叶黄素可显着增加OGD诱导的神经元细胞的生存率,减少细胞膜内LDH的释放。4.叶黄素可显着减弱OGD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核损伤,增加OGD诱导的神经元细胞中NeuN蛋白的表达。结论叶黄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新生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GSK-3β信号传导及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抑制相关。(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海如[6](2019)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围产期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缺氧和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围产期缺氧缺血(HI)造成的脑损伤,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疗法来提高疗效。近年来研究表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潜力的新型神经保护剂,目前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确定。有报导通过建立闭塞大脑中动脉(MCAO)SD大鼠模型,认为G-CSF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然而,目前G-CSF对HIBD新生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尚未清楚。目的探讨G-CSF对HIBD新生大鼠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为G-CSF治疗HI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HIBD组)及给药组(G-CSF组),每组18只。模型组及G-CSF组采用Rice法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不作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G-CSF组造模后1h腹腔注射50ug/kg G-CSF,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一时间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造模后24小时取脑采用2,3,5-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脑梗死面积的大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脑的病理变化,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脑皮层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ER)应激相关蛋白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24小时,HE染色示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神经元损伤表现,模型组可见脑组织结构改变明显,G-CSF组上述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TTC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及G-CSF组梗死面积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均P<0.05),G-CSF组梗死面积较模型组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示模型组及G-CSF组患侧大脑皮层GRP78阳性表达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增加(均P<0.05),G-CSF组GRP78蛋白阳性比例较模型组减少(P<0.05)。Tunel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及G-CSF组患侧海马CA1区及皮层凋亡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均P<0.05),G-CSF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模型组及G-CSF组ER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相对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均P<0.05),G-CSF组ER应激相关蛋白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1.缺氧缺血可引起内质网应激;2.G-CSF可减轻内质网应激;3.腹腔注射G-CSF对HIBD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4.G-CSF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3-18)

彭华,陈敏文,林月钰,赵方,周于新[7](2019)在《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羟甲基化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mt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甲基化含量及动态变化。方法将24只7日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构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接受结扎及缺氧处理。采用化学氧化法结合重亚硫酸盐转化测序技术(oxBS-Seq)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组织mtDNA的5hmC水平。使用Western blot验证5hmC相关酶TET1、TET2、DNMT1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24 h、模型组48 h的5hm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显示mtDNA中5hmC相关酶DNMT1的表达在24 h和48 h模型组中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个线粒体基因位点在模型组大鼠中均呈现5hmC水平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mtDNA中5hmC相关酶DNMT1的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大鼠在缺氧缺血脑损伤后5hmC甲基化水平存在异常,可能与缺氧缺血大脑损伤的调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魏炜[8](2019)在《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深入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阐明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整体水平:七日龄新生大鼠麻醉后构建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HI)组和OMT(120mg/kg)干预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1)翻正反射、被动趋地反射和悬崖回避反射评价新生大鼠神经发育情况;(2)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3)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变化;(4)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坏死程度;细胞水平: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2h,再灌注24h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Control)组、模型(OGD/R)组以及OMT干预(5μg/m L)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化学发光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 PTP)的开放程度。2.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整体水平:(1)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2)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3)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 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水平:(1)MDC染色法评价自噬体形成水平;(2)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3)免疫荧光定位p-m TOR;(4)q-PCR法检测Beclin1、LC3、P62 m RNA的含量。结果1.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整体水平上,与Sham组比较,新生大鼠经历HIBD后神经行为学反射如翻正反射、被动趋地反射和悬崖回避反射的时间显着增加(P<0.01),脑含水量增加(P<0.01),神经元组织形态发生损伤,损伤死亡程度加重;给予120mg/kg OMT后,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损伤导致的早期神经反射的时间显着降低(P<0.01),脑含水量减少(P<0.05),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减轻,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程度减轻。细胞水平上,相比Control组来说,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经历OGD/R损伤后存活率显着下降(P<0.01),细胞内m PTP开放程度显着增加(P<0.01)。OMT(5μg/m L)给药后,相比OGD/R组,神经元存活率增加(P<0.01),神经元内m PTP开放程度降低(P<0.01)。2.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整体水平:与Sham组相比,HI组中脑组织自噬体形成水平、梗死体积显着增加(P<0.01),PI3K、Akt和m TOR蛋白在缺血脑组织内表达显着减少(P<0.01)。给予OMT干预后,梗死体积有了显着降低(P<0.01),自噬水平降低,PI3K、Akt和m TOR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1)。细胞水平:相比Control组来说,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经历OGD/R损伤后自噬水平增加,p-PI3K和p-Akt蛋白显着降低(P<0.01),p-m TOR荧光表达也显着降低(P<0.01),Beclin-1和LC3 m RNA表达水平增加而P62m RNA表达减少(P<0.01)。OMT给药后,相比OGD/R组,细胞自噬水平减少,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m TOR荧光强度显着增加(P<0.01)。此外,OMT在减少Beclin-1和LC3 m RNA的表达(P<0.01,P<0.05)的同时增加了P62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1)。OMT对上述测量指标的调节作用能够被RAPA抵消。结论1.进一步确证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激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过度自噬有关。(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朱波,杨艳,苏仁意,许细平,孙乾朕[9](2019)在《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自噬及Akt-mTOR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自噬及Akt-mTOR通路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8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经丹参酮ⅡA处理的高剂量组(0.1 mg/g)、中剂量组(0.05 mg/g)、低剂量组(0.02 mg/g)。Rice法造模,透射电镜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变化情况,TTC染色检测脑梗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LC3-Ⅰ、LC3-Ⅱ、Beclin-1、p-Akt、p-mTOR、p-S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结构正常,模型组中观察到皮质神经元中存在大量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其中泡状自噬体中包裹有可见的细胞质结构。相较于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幼鼠脑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 <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脑梗死面积显着减小,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LC3-Ⅰ/(LC3-Ⅰ+LC3-Ⅱ)的比值与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LC3-Ⅰ/(LC3-Ⅰ+LC3-Ⅱ)的比值与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pAkt、p-mTOR、p-S6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pAkt、p-mTOR、p-S6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脑皮质神经元自噬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推测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2期)

牛佳媛[10](2019)在《七氟醚后处理通过IRE1/JNK/beclin1信号通路调节内质网应激-自噬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合并症,由众多原因产生,是造成婴幼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因素。严重缺血缺氧的患者在新生儿时期死亡,90%的生存者会有长期的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现阶段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急性期的对症治疗以及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急需发展新的方法来对脑缺血缺氧的患者进行治疗。随着吸入麻醉药在婴幼儿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吸入麻醉药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受到关注。七氟醚作为一种吸入麻醉药,具有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等优点。有研究表明,七氟醚后处理可减轻新生鼠的脑缺血缺氧损伤,减少梗死容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显示,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中,七氟醚通过介导PI3K/Akt/mTOR及MAPK/ERK/mTOR信号通路减少自噬的发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自噬,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随着对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自噬不仅与细胞凋亡、增殖、分化、迁移等相关,而且与炎性介质、线粒体氧化应激等存在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时未折迭蛋白反应可以激活自噬,自噬又可以通过降解错误折迭或未折迭蛋白减轻内质网的负荷,抑制内质网应激的过度激活,同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也为机体细胞新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结构的重建以及ATP的生成提供原料。但过度激活的内质网应激-自噬又能够加重细胞损伤,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与神经退化性病变相关。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存在颗粒空泡变性,其中含有ERS标志性蛋白,在此种神经元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LC3)等自噬标志性蛋白也有所增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中,ERS可以通过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和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途径激活自噬,引起的自噬可被4-苯基丁酸钠盐(Sodium 4-Phenylbutyrate,4-PBA)抑制,而6-氨基-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只能抑制自噬而对ERS无明显影响;褪黑素可以通过抑制ERS和自噬来减少脑损伤,而衣霉素(Tunicamycin,TM)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此有拮抗作用。由此可见,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均参与脑缺氧缺血损伤,而内质网应激如何对自噬进行相互调节,七氟醚是否通过内质网应激-自噬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有待证实。材料方法:1、实验动物选取SPF级新生SD大鼠,7天龄,体重12~16g,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本溪医药研究教育发展基地提供,本实验严格按照国际伦理准则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实验室动物护理与使用指南进行,并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17PS020K)。2、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HIBI)参照课题组前期实验进行手术操作,造模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新生大鼠左侧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水平。3、在行HIBI模型手术30分钟前,分别对7天SD新生大鼠左侧脑室注射内质网应激激动剂TM、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自噬抑制剂3-MA,其余组注射等量空白溶剂,造模24小时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左侧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自噬相关蛋白LC3-II、p62;左侧海马CA1及CA3区,免疫荧光双染GRP78和神经元标记物Neuron,p62和神经元标记物Neuron;采用TUNEL检测以上区域神经元凋亡数量。4、在行HIBI模型手术30分钟前,分别对7天SD新生大鼠左侧脑室注射TM,TM+IRE1抑制剂,其余组注射等量空白溶剂;HIBI后,即刻吸入由30%O_2+70%N_2湿化混合气体输送的2%七氟醚30min,其余两组吸入不含七氟醚的湿化混合气体30min,造模24小时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左侧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自噬相关蛋白LC3-II、p62,及IRE1/JNK/beclin1通路蛋白表达水平。5、新生大鼠同样采取上述处理后28天采用旷场试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新生大鼠远期运动活性、情绪变化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在水迷宫测试结束后用Nissl染色计数左侧海马CA1及CA3区神经元数量。结果:1、HIBI模型中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均发生:GRP78于HIBI后3小时发生,6小时达到高峰;LC3-II于HIBI后6小时发生,24小时达到高峰。2、HIBI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对自噬具有调节作用,从而改变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内质网应激激动剂TM,GRP78、LC3-II表达升高,p62表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应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GRP78、LC3-II表达下降,p62表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应用自噬抑制剂3-MA,GRP78表达无明显变化,LC3-II表达下降,p62表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3、七氟醚后处理通过IRE1/JNK/beclin1信号通路减少HIBI模型中内质网应激-自噬的表达:七氟醚后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GRP78、LC3-II、p-IRE1、p-JNK、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升高;应用内质网应激激动剂TM组与七氟醚后处理组相比,GRP78、LC3-II、p-IRE1、p-JNK、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应用TM和IRE1抑制剂组与前者相比,GRP78、LC3-II、p-IRE1、p-JNK、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升高。4、七氟醚后处理通过IRE1/JNK/beclin1信号通路改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且增加CA1及CA3区神经元数量:与模型组相比,七氟醚后处理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且CA1及CA3区神经元的数量增多;与七氟醚后处理组相比,应用TM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且CA1及CA3区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应用TM和IRE1抑制剂组与单纯TM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且CA1及CA3区神经元的数量增多;各组间粪便数、运动总路程、中央区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均可发生,内质网应激对自噬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介导神经元凋亡的发生;七氟醚后处理可以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自噬的水平改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且增加CA1及CA3区神经元数量,其机制可能与IRE1/JNK/beclin1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1-01)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 d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每组各10只。制备新生大鼠HIBI模型;七氟醚组给予HIBI模型大鼠七氟醚后处理,吸入含2%七氟醚的湿化混合气体(2 L/min) 30 min;干预后第28天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运动活动度及焦虑情绪变化;29~34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运动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数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七氟醚组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 <0.05),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均P <0.01)。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以改善新生大鼠HIBI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邓俊超,罗冲,朱小石,张熔,张渝.佛司可林通过TLR4/STAT3通路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氧自由基水平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9

[2].牛佳媛,吴子怡,薛杭,李星樾,李畅.七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中BDNF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

[3].贾文姬,陈浩伦,张晓丽娜,朱文静,李璠.灯盏乙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小胶质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4].李秀红,吴文萍,何禹锋,陈秋和,谢华浩.EPO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nestin表达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

[5].刘卫华.叶黄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王海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9

[7].彭华,陈敏文,林月钰,赵方,周于新.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组织线粒体DNA羟甲基化水平[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

[8].魏炜.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9

[9].朱波,杨艳,苏仁意,许细平,孙乾朕.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自噬及Akt-mTOR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9

[10].牛佳媛.七氟醚后处理通过IRE1/JNK/beclin1信号通路调节内质网应激-自噬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D].中国医科大学.2019

标签:;  ;  ;  ;  ;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论文-邓俊超,罗冲,朱小石,张熔,张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